今天青橄榄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高中历史选择题有哪些答题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谁有高中历史排序选择题和解析多发几道
排序型选择是高考试题中难度较小的一种题型,它要求将题干所列内容(时间先后、空间方位和主次大小等)根据题意的需要重新排列顺序.其目的在于检测应试者对时空和历史概念的把握情况.
例题:(06年广东文综卷)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符合这些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的选项是:①“扶清灭洋”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攘外必先安内”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例析:按照上述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即可选出正确答案C.解答此类题时,如果对某项事件发生的时间记忆不清,也可用首尾判断法找出最早和最迟发生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错误项,选出正确答案.
例1.下列有关隋唐史实,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②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③首创武举和殿试 ④编修《唐本草》
A.①④③②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例2.下列有关中日关系的有关史实,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②“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 ③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④日军在旅顺实行大屠杀 ⑤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
A.②③①④⑤
B.①③⑤②④
C.④⑤③①②
D.②①④⑤③
例3.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莫斯科保卫战开始 ②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③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④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⑤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①③⑤②④
B.①②③④⑤
C.④③①②⑤
D.③④⑤②①
【解法分析】对于该类试题最传统和常见的解答方法是将史实的各项大事出现的时间首先写出来,然后作出判断,它的特点是稳重但所花时间多,严重影响解题的速度,不足为取.最为有效的解答方法有三种上,即“始位判断法”、“末位判断法”、“始末判断法”.这一方法的特点是解题速度快,效率高,答案也准确.如
例1参考答案A.常规解法是,首先将大事出现的朝代或皇帝写出来,然后做出判断.如①、②、③、④分别出现在隋朝、唐末、武则天统治时期、唐高宗统治时期,于是得出其排列先后顺序为①④③②.但该题的最佳解法是“始位判断法”,只要判定①出现的时间最早,其它三个答案则可排除,即可速得正确答案.
例2参考答案D.常规解法是,首先将中日关系的有关大事出现的时间写出来,如①出现在明朝后期(即1565年),②出现在东汉光武帝时期,③出现于1972年,④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的辽东战役,⑤发生在抗日战争后期(即1944年).然后排列其先后顺序为②①④⑤③.但该题的最佳解法是“末位判断法”,只要我们将最后出现的大事找出来就可以了,如在这五件大事中,③是最后发生的一件大事,观察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答案D符合,于是得出正确答案,其它三个答案就没有必要去考虑了.
例3参考答案B.常规解法是,首先将二战中的五件大事发生的时间写出来,如①②③④⑤发生的时间分别为1941年10月、1941年12月、1942年1月、1944年6 月、1945年5月.于是得出其正确排列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但该题的最佳解法是“始末判断法”,只要我们将最早和最后发生的两件大事找出来就可以了,如最早出现是①,最后出现是⑤,而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一个答案B,其余答案则可排除了.
一、填充型选择
填充型选择题与绝大多数的完全陈述式选择题有所不同,其句式在表述上是不完整的.由于它的求答指向不明确,这就给审题带来了难度,同时使考查的范围和备选项中相似易混的知识点形成干扰项的可能性增大.
例题:(06年全国文综Ⅰ卷)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例析:解此题可用直选法,答案初步可以判断为A,再用排除法加以验证,排除B、C、D,从而选出正确答案.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审明题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求答项和限定语),考生对题干中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必须有较全面的了解,并结合选项中所涉及的其他知识点,逐项排除明显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排序型选择
排序型选择是高考试题中难度较小的一种题型,它要求将题干所列内容(时间先后、空间方位和主次大小等)根据题意的需要重新排列顺序.其目的在于检测应试者对时空和历史概念的把握情况.
例题:(06年广东文综卷)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符合这些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的选项是:①“扶清灭洋”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攘外必先安内”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青橄榄
高考历史最佳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I.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基础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海外市场的扩大
C.科技知识的积累 D.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2.法国工业革命中最主要的阻碍因素是
A.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社会动荡
B.中小企业和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
C.高利贷资本的发达
D.国内市场的不景气
3.德国、意大利工业革命进程中相似的阻碍因素主要是
A.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 B.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C.政治上四分五裂 D.国际市场狭小
4.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对世界造成了最深刻的影响是
A.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
B.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
C.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贫困落后
5.19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影响下在政治领域产生了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其中的主流是
A.社会主义运动 B.民族主义运动
C.资产阶级自由主义 D.殖民扩张运动
6.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联系、改变了世界面貌,表现在 ①最终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②帝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③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④先进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7.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联系的主要媒介是
A.炮舰 B.廉价商品
C.资产阶级文化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8.19世纪中期革命浪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较大发展
B.欧美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D.资本主义各国争霸战争
9.19世纪中期欧美革命和改革的相同特点是
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作用
B.革命和改革后仍留有旧制度的痕迹
C.都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
D.排除外部势力的干扰
10.与17、18世纪相比,19世纪中期殖民扩张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A.参加殖民扩张的国家不同 B.殖民扩张的地区不同
C.殖民扩张的目的不同 D.殖民扩张的手段不同
11.19世纪8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对“印度支那联邦”的统治,组成印度支那联邦的三国中不包括
A.越南 B.柬埔寨 C.老挝 D.泰国
12.亚洲革命风暴面临的列强侵略方式主要是
A.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 B.炮舰和商品倾销
C.国内外反动势力勾结 D.殖民抢劫和屠杀
]3.《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起草
B.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
C.最早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D.第一次较为完整地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4.第一国际成立的社会前提是
A.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世界性发展
C.各国工人阶级展开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D.工人阶级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结合
15.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时提出:“在里昂将成立委员会和人民基层会议,我们只有一个口号:‘人人自由平等!”’英国宪章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这些要求表明
A.当时工人的愿望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
B.当时工人的愿望还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C.马克思主义已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D.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已提上日程
16.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在特殊条件下一个城市的起义
B.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C.公社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主观上的失误
D.最大的意义是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最大的成果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彻底地根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C.农奴以赎买方式得到土地 D.彻底地废除了封建制度
18.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资产阶级没有成为领导者,而中、下级武士成为主要领导者,其根本原因在于
A.中、下级武士的经济地位低下
B.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
C.中、下级武士接受西方文化
D.中、下级武土同幕府将的军矛盾
19.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A.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以资产阶级为领导者
C.废除了封建身份制
D.采取了有利于资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措施
20.19世纪资本主义各国扩张的程度和方式不同,主要原因是
A.各国原有的殖民势力不同
B.当权的资产阶级政府执行不同的对外政策
C.被侵略地区和国家的人民反抗水平有差异
D.各国经济、军事实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工业比较年轻……1816年制定保护关税法,提高了关税,1828年又把税提高到45%,但是南方的种植国主经济主要是同英国工业相联系的,南方奴隶主愿意实行自由贸易……发起抗议运动……1832年,政府只得取消了一些商品的高税率。
——摘自《简明世界通史》
材料二 1819年密苏里地区(新扩张地区)申请建州,加入联邦,当时美国已有22个州,自由州和蓄奴州各半,因而在参议院的议员人数均衡,在此情况下……引起了南北双方激烈的争执。1820年国会通过一个妥协案,确定密苏里州作为一个蓄奴州加入联邦,同时,从马萨诸塞州划出一个新州——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联邦,还规定北纬36度30分以北永远禁止奴隶制度。
材料三 (1850)年,国会双方代表经过激烈讨论,产生了《1850年妥协案》,裁定加利福尼亚(新并入地区)作为自由州加入联邦;新墨西哥州的奴隶制存废问题,由当地居民投票表决,还规定,国会制定一部更严峻的《逃亡奴隶法》——后规定,北方司法机关必须协助缉捕逃亡奴隶,对拯救奴隶者实行罚款、判刑并赔偿,奴隶身份严格执行。
——摘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1854年国会讨论位于北纬36度30分以北的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州的问题时,在奴隶主压力下,国会通过法案规定,新州的奴隶问题由当地居民“自决”……双方矛盾激化,堪萨斯地区出现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政权,武装冲突达半年之久,史称“堪萨斯内战”
——摘自《简明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1816年南北双方对关税政策各持什么意见?
(2)据材料二,1820年妥协案有何特点?
(3)1850年妥协案对谁有利?为什么?
(4)据材料四,1854年法案为何使南北双方矛盾激化?“堪萨斯内战”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问答题
22.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分析19世纪前以及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及其原因。
23.18世纪末英国经济迅速发展,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经济迅速发展对英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C 5.C 6.A 7.B 8.A 9.B 10.C 11.D 12.B 13.D 14.B 15.B 16.C 17.A 18.B 19.D 20.D
(二)材料解析题
21.(1)北方主张提高关税,以此保护民族工业,南方主张自由贸易,因为提高关税会损害其利益。(2)扩大蓄奴州范围,带有浓厚妥协特点。(3)对种植园奴隶主有利,因为意味着美国政府将帮助奴隶主追捕奴隶。(4)因为该法案实际取消了1820年对奴隶制的地域限制,严重损害了北方资产阶级和人民利益,说明南北矛盾已激化。
(三)问答题
22.17-19世纪初特征: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制度只在英、法、美等少数国家确立;资产阶级表现出反封建的革命性,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曲折反复;封建统治在全球仍占优势地位。
成因: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力不足以改造整个社会和整个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为推翻封建统治,掌握政权,革命后只能确立资本主义社会若干原则;封建统治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进行改革,客观上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征:资本主义不但进一步改造了国内社会,而且进一步改造了世界面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成因:工业革命及其扩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物质上大大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以空前的广度、深度开展起来,进一步摧毁了封建统治秩序,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23.(1)原因: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外殖民掠夺,拥有辽阔的殖民市场。(2)影响:①随着经济发展,要求为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清障碍,欧、亚、美各国纷纷改革和革命,资产阶级对世界统治最终确立。②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③开始城市化进程和自由资本主义发展。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亚、非、拉国家在生产力水平上差距增大。⑤殖民掠夺加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⑥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或最大的殖民帝国。

高中历史选择题有哪些答题技巧
1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完全版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代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
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
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
近年代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
答题主题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
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
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
22017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汇总
一、 明确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
根据题干,确定题目时限,特别要注意一些隐藏的时间信息,再联想这个时空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知识点去做题。
追答
二、 善用排除法,这是做历史选择题要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
首先排除的顺序是先排除有明显历史史实错误的一项,再排除与题干所给信息不相干的一项,最后比较剩下的选项,选出最符合题意正确选项。
三、 判断选择题题型来选择出正确答案,主要可分成以下三类题型:
1.因果型选择题:此类型是要判别造成某一历史现象或历史结果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等,要注意审清问题,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切忌因果颠倒、混淆主次原因。
2.最佳型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选项与题干之间隐藏着的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在给出的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符合题意的最佳选项,某些题目会包含“最重大”“最重要”“主要”“更”等词。
这时要注意逐个比较,联合所学知识分析所给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
3.材料型选择题:这是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选择题最多的题型。
提供一段材料,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选择出正确答案,多含有“这表明”、“这反映”等等,这类题型一般先读清楚材料,画出时间点和关键历史信息等,若是文言文要把关键信息翻译出来写在原文上方,方便做题。
搞清楚各选项的内涵,分析其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历史事实和题干要求的选项。
切忌直接选出是正确的历史信息但是却和所给材料无关的选项。
以上就是青橄榄整理的高中历史选择题有哪些答题技巧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青橄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