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统招生和分配生有什么区别?

2023-12-30 08:31:49 | 青橄榄

今天青橄榄小编整理了统招生和分配生有什么区别?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统招生和分配生有什么区别?

统招生和分配生有什么区别?

统招生和分配生的区别,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各位,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统招生和分配生。所谓统招生,是指全日制普通高校统一招生选拔考试,依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内统一招录,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的高校学生。

大中专院校每年对初中毕业报考中专或高中毕业报考大学的考生依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经选拔考试统一招生录取,将考生档案通过省招办下载到录取院校、教育部、财政厅、人事厅等部门备案,被录取为到该大中专院校,具有该校学籍档案的新生。统一招生计划分为国家任务(国家任务生)、用人单位委托培养(委培生)、自费生三种计划形式。

那么,什么是分配生呢?分配生,也称指标生,是指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一定范围的初中学校去招生,分配生名额将统一公示。主要根据初中学生的人数等因素来分配各校分配生名额,这也是公助生的一部分。

最后说一下,统招生和分配生的区别,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事实上,除了名称不一样之外,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一下三个方面:

1、统招生是全凭自己的成绩被录取的,但分配生却不是,他们能否被普通高中录取,看的主要不是成绩,而是自己所在的初中学校分到了多少名额。举个例子,如果名额有五个,但学生只有三个。那么,哪怕这三个学生考的都是零分,也照样会被录取!

2、统招生的录取成绩一般比分配生的高。这个就很好理解了。因为统招生比的就是成绩,所以是择优录取。但分配生看的是名额,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所以相对偏低。

3、分配生一般是为了照顾一些乡下的学校。这个就不解释了。

统招生和分配生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统招,什么是自主招生?

一、释义:

招生类别指的是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考生所处的分类。

二、类别:

1、招生类别大体分为:普通统考类、艺术类、体育类和特殊类型招生。

2、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包括:自主招生、国防生、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招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定向就业生、少数民族预科生等招生类别。

三、含义:

自主招生:

从2003年开始,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录取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高校在招生中的自主权,促进中学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有关精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实行了部分招生计划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人数不超过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统招:

统招一般指全日制普通高校统一招生选拔考试,依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内统一招录,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正规大学;是否统招生是以学信网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上的学习形式是否"全日制"来定论。

国防生:

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含符合保送条件的保送生)招收的和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培养的后备军官。

国防部发布从2017年5月起,不再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国防生,也不再从在校大学生中考核选拔国防生,国防生制度画上句号。

保送生:

保送生是指中国由某些中等学校推荐保送,经有关普通高等学校考察同意,免予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而直接录取入学的学生。

扩展资料

容易混淆的招生类别:

一、定向招生计划和定向就业招生计划

相同之处:面向普通高校高考生定向招生。

不同之处:招生范围与就业有所不同。

(一)贫困地区专项计划

三个专项计划,包括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均属于定向招生计划,但考生毕业后不定向就业。

1、国家专项计划

为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简称,以本科一批招生计划为主,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在本科一批招生为主的地方高校共同承担招生及培养任务,安排在提前批之后、本科一批之前录取。该专项计划仅限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考生报考,考生须具有当地户籍和高中三年学籍。

2、地方专项计划

为地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的简称。实施区域为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革命老区、艰苦边远地区县(市、区)。具有贫困地区农村户籍和高中三年学籍、符合当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的学生可以报考。

例如四川省2014年“地方专项计划”设置6个平行第一志愿,每所学校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调配志愿,安排在本一批次录取。

3、高校专项计划

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选拔录取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的简称。主要选拔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县及县以下中学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高中阶段具有在上述中学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具有农村户籍且家庭在农村的学生均可报考。

具体实施方案由招生高校制定并公布。录取时,在报考试点高校所在本科批次录取开始前,省级考试招生机构将已通过试点高校前期考核和公示、统考成绩符合该校要求,并填报了该校农村专项自主选拔录取志愿的考生电子档案投放给学校,供学校审录。

(二)定向就业招生计划

“定向就业招生”是为了帮助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行业培养人才,保证其得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而制定的一项政策。

二、民族班招生和少数民族预科招生

相同之处:都面向少数民族考生。

不同之处:录取方式和学习时间不同。

(一)民族班招生

招生对象为参加当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少数民族考生,其录取工作安排在有关招生学校本、专科相应批次内进行,其录取标准不低于各有关高校在生源省(区、市)本、专科相应批次学校调档分数线以下40分,学制与普通的本专科相同。

(二)少数民族预科招生

招生对象为参加当年普通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录取工作安排在有关招生学校本、专科相应录取批次录取结束后单独进行,本科预科录取标准不低于各有关高校在生源省(区、市)本科相应批次调档分数线以下80分,专科预科录取标准不低于各有关高校在生源省(区、市)专科相应批次调档分数线以下60分。

本科预科就读时间一般为5年,专科预科就读时间一般为4年。第一年主要进行高中文化课的补充学习,且第一年不分专业。第一年结束后,考生通过学校的考试,再次填报志愿确定自己的专业。

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为国家指令性定向就业培养计划,学生毕业后回生源地区就业,学制比普通的本专科多一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考 青橄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招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国防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保送生

统招生和分配生有什么区别?

统招生和分配生的区别

统招生和分配生的区别如下:

1、统招生就是凭自己的成绩被录取,分配生是指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一定范围的初中学校招生。

2、统招生的录取成绩一般比分配生的高。

3、分配生一般是为了照顾一些乡下的学校。

分配生的录取政策为薄弱初中毕业生提供了良机。但尽管如此,依旧有一些初中的分配生指标没有完成,一些城市分配生计划并没有达到100%的录取率。还有一些学校的分配生指标完成情况为0。

部分学校分配生计划没有完成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个别考生认为自己的成绩达不到某所高中的。

录取分数线,在一志愿中没有填报这所学校,使得这所学校的分配生指标浪费。另一种情况是个别薄弱初中一志愿填报某所高中的考生中,成绩均未达到该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也浪费了分配生的计划。

统招生的意义介绍:

统招的意义是通过中考、高考、统招专升本、全国统一研究生招生考试,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接受普通中等专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

包括本科(包括四年制和五年制本科、第二学士学位和通过统招专升本考试录取的二年制本科生)和专科、中专生、研究生。

学历类型为普通高等教育,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本专科教育阶段)、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阶段)即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统招学历。普通高等教育统招生中,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的学生毕业时由国家或省级的教育人事部门发放报到证。

以上就是统招生和分配生有什么区别?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青橄榄。
与“统招生和分配生有什么区别?”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