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2024年高考物生政组合有优势吗?

2023-12-21 07:36:34 | 青橄榄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2024年高考物生政组合有优势吗?相关的问题,今天,青橄榄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2024年高考物生政组合有优势吗?

2024年高考物生政组合有优势吗?

2024选物生政组合有优势。

一、学科特性。

物理+生物+政治组合为理科中带文的组合。从学习特点上来说,物理注重理解和思考,政治侧重背诵和理解,生物知识也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整个组合更多偏向思考型特点。

这个组合学习难度一般,想得高分还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二、适合人群。

1、物理成绩不错,理科思维较好。

2、物理成绩不错,但化学成绩不佳,又不太想选纯理工类专业。

三、组合特点。

1、颇具实用性:该学科组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有利于以后进入高校专业学习。

2、学习有一定难度:虽然物生政组合的学习难度较物化生组合有所降低,但是物理依然是大多数人需要攻克的难关,在学习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政治科目也属于得高分较难的科目。

3、可选专业受限:该组合可选专业一般,不如物化专业可选专业多。

四、专业选择。

可选专业:法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类中绝大部分专业可选。

热门专业推荐:经济学、金融学、教育学、新闻学财政学等专业。

限选专业:大部分理学工学农学类专业及部分医学类专业都需要选择化学专业,该组合不能报考。

高考简介: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单位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由教育部统一调度,各省级招生考试委员会负责执行和管理。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2015年起,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 。2019年,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 。

2021年2月19日,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2021年全国统考于6月7日举行。

2024年高考物生政组合有优势吗?

2024年高考政策

2024北京高考新政策如下:

1、考试类别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所有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等级性考试。

2、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

3、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考试时间体育与健康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艺术(音乐、美术)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末。

4、其余11门科目合格性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期末。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第二学期末。

5、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必修课程后即可参加合格性考试,做到随教、随考、随清。当次考试不合格,可参加以后学期同科目合格性考试,全市不单独组织补考。

新高考的好处:

1、降低资源不平均

普通高中学校的师资条件是很难与重点中学相比,所以通过赋分制,校际间的资源不均衡会导致学生在赋分上的刚性不公平。“3+1+2”模式将物理和历史这两门科目取消赋分制,就可大幅度降低这种资源不均衡带来的不公平。

2、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性

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性,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了有效的彰显,取消了学生文理分科,即除了语数外三科之外,物理和历史两科中2选1,在剩余的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任选两门参加高考。 青橄榄

3、更加合理安排课程

在走班人数巨大的情况下,这将给学校对学生的课程安排、教师安排、教室安排带来极大困难。组合少的“3+1+2”,不走班学生人数降低,将能更加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师和教室。

4、更加利于人才培养

“3+3”赋分制下,非重点中学的物理科目可能缺少竞争优势。从浙江上海实践的情况来看,物理选科总人数比例并不高。所以将物理取消赋分制,将排位赛变为实际分数,这有利于物理学科人才的培养。

2024年高考物生政组合有优势吗?

高考政治常识考点知识分析(四)

三、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1.民族的定义:

民族是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的稳定共同体。

2.我国的民族关系:

我国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

①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各民族之间只有大小、强弱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优劣之分。各民族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②具体表现:

a、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b、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c、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2)民族团结原则:

①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的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各民族的大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②必须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与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进行斗争,依法惩处煽动民族歧视的行为。

(3)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①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②在现阶段,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促进各民族个同繁荣,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③推进西部大开发,实行“兴边富民”行动,是坚持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具体体现。

(4)三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坚持民族……的原则。

(3)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依据: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有着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①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适合实行区域自治;

③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政治认同。

5.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含义(略),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在宗教活动场所或教徒家中进行,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的活动。任何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无神论宣传。任何宗教组织和教徒也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以外进行宗教活动。

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这是为了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更好地、全面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这并不是要求教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教徒在政治上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国家利益相一致。

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2)依据:符合宗教自身规律;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树立科学世界观,抵制邪教,反对封建迷信。

以上就是青橄榄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青橄榄。
与“2024年高考物生政组合有优势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