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1 06:09:35 | 青橄榄
历史想拿高分其实很简单,只要掌握对的 学习 方法 就好了,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中历史的12种题型解题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基本方法:
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
三要在形式上“三化”,
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
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
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1、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
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 措施 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2、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3、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
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
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4、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
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
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
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5、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
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
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 文化 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
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6、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
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
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7、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
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
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8、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
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
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青橄榄
9、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
(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
(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
(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10、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 总结 ,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
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11、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
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12、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
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
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
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
(1)生产力标准
(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3)阶级的观点
(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
(5)不要以偏概全
(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
(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高中历史的12种题型解题方法相关 文章 :
1. 2020高考历史12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2. 高考历史各种题型答题技巧与模板
3. 高考12种历史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4. 高中历史综合题解题技巧和思路
5. 高考历史的题型的解题方法介绍
6. 高中物理12种解题方法与技巧与操作
7. 高考历史大纲题型的类型及解题技巧介绍
8. 高考历史十大类试题解题方法指导
9. 高中历史综合题与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大全
10. 高中历史解题思路与复习方法
2023新课标I卷历史学科难度适中。
其中种试卷结构、题型题量、阅读量、考查内容等均保持稳定,试题更加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具体的试卷难度也要看考生自己的准备,新课标I卷地区的考生需要具备更强的历史知识储备、精准的分析能力以及更强的思考能力,从而才能取得高分。
新课标I卷高考历史试卷难度分析:高考新课标I卷历史试题更加注重实践能力,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另外还注重史料和素材的公平性和表述的规范性,使试题更加符合学生心理预期。
而且,新课标I卷考试形式将会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出题人也将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深入挖掘和考核。历史试题不再局限于纯粹的知识考核,还会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2023年的高考试题会比较接近实践能力,考验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专家预测,今年的高考将大幅减少公式和算法的死记硬背,主要包括一些测试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
因此,2023年高考试题的难度不会变得容易。,从高考报名人数来看,虽然具体人数尚未公布,但通过对近年来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和高考报名数据的比较,我们发现。
近年来,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占高考报名人数的73%-77%。根据这一比例,预计2023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将在1132万至1198万之间。可以预见,2023年的高考报名人数仍然居高不下,这意味着明年的高考竞争仍将十分激烈。
其次,在高考试题难度方面,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现行教育考试制度加强了教学与考试的联系,重点测试学生的关键能力,如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2023年的高考试题会比较接近实践能力,考验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专家预测,今年的高考将大幅减少公式和算法的死记硬背,主要包括一些测试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因此,2023年高考试题的难度不会变得容易。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套路
1.最佳型选择题
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题肢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突出”、“根本”、“主导”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因果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泪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3.否定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4.推理型选择题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5.排序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解题方法:巧解此类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6.组合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四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于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
2024年江苏新高考选科要求与专业对照表 2024年江苏新高考选科要求与专业对照表已经公布,供2024届考生参考,2023届考生仍参考以往公布的专业选科要求,以下是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最新消息为准。 来源: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网址: 省教育厅关于发布2024年拟在江苏招生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公告 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
2024年高考各科目难度排行榜,你怎么看? 2023年各省高考作文题目中,guessed难度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几个省份如下: 可能最难写的省份: 1.北京。北京的高考作文题目一向注重思想性和关联性,话题设置也比较抽象和开放,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难度较大,这也符合北京的考试定位与标准。 2.浙江。浙江的高考作文也一向追求较高的思维与语言要求,题目设置比较深层次,考查
湖南高考2023年难吗 不难。2023湖南高考总体上难度呈现逐渐下降趋势。2023年湖南高考难度不是最难的一年,湖南整体高考呈现的是中等偏难的态势。 2023年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
2023年云南高考难吗 2023年云南高考难。 根据以往的经验,预计2023年云南高考难度比较高,云南高考试题类型相对特别灵活,在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更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既考查学生的基本功,又考查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整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云南高考难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2022云南高考一本录取率是13.45%;211录取率是4.5%;985录取率是1.35%。云南高考
2023年山东高考难吗 2023年山东高考难度比较大。 山东高考难度及人数情况: 一、山东高考难度 1、2023年山东高考的难度今年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近几年,山东高考一直采用新高考全国一卷,据考生说,新高考一卷难度大、题型灵活多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采用新高考一卷的省份都是高考竞争比较激烈的省份。 2、山东高考普通类志愿划定一段
本文目录一览:1、北京2024年高考还分文理科吗?2、2024年高考难不难3、2024年高考还是最难吗北京2024年高考还分文理科吗? 北京2024年高考采用3+3选科模式,不分文理科。 1、北京市2024年高考选科模式。 北京高考采用3+3选科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
2024高考政史地可选专业能报什么专业 2024高考政史地可选专业有师范类、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法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专业、哲学类、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经济类、贸易类、艺术类等。 2024高考政史地可选什么专业 1.文科专业 历史:考古学、中国共产党史、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民族学、地理学、历史学、世界史、中国语言文学、文物保护技术、语言(英语、法语
新高考哪几个省份2024? 2024是新高考;2024实行新高考的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 2024实行新高考的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023-09-22 03:27:47
2023-09-19 14:35:17
2023-09-15 18:05:02
2023-09-16 08:08:03
2023-10-26 17:28:28
2023-08-26 00: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