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6 20:55:59 | 青橄榄
1.第一个将西方舞蹈带入中国宫廷的是谁( )
A.戴爱莲 B.裕容龄 C.梅兰芳
2.电影《翠堤春晓》是表现哪一位音乐大师( )
A.莫扎特 B.施特劳斯 C.柴可夫斯基
3.成语手舞足蹈最早见于( )
A.《诗经》 B.《唐诗三百首》 C.《孟子》
4.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乐器是( )
A.半坡埙 B.骨笛 C.曾侯乙编钟 D.排箫
5.单项选择题人体神经系统构造和功能的根本单位是( )A.脑B.神经C.脊髓D.神经元
6.单项选择题生物学上生物子代和亲代间相像现象称为( )
A.遗传B.继承C.变异D.改进
7.单项选择题以下关于病毒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病毒比细菌小得多 B.病毒的样子多样,有球形的,杆形的,蝌蚪形的等C.病毒都没有细胞构造D.病毒对人类都有害
8.“亡羊补牢”中的“牢”指的是( )
A.牢房 B.牲口圈 C.院子栅栏
9.多吃新奇水果、蔬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食品,主要是考虑到以下( )类疾病 A.恶性肿瘤B.遗传病C.心血管病D.传染病
去百度文库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秦晓芳
测试问题
如果集合A = {(0,2),(0,4)},那么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是()
1 (B)2 (C)3 (D)4
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1){0}=;(2)0;(3){ a };(4){a}{a,b };{a}{a}
(A)(1)(2)(3)(B)(3)(5)(C)(3)(4)(5)(D)(1)(2)(5)
3.给定集合,如果满足集合,则存在集合。
4.三个数不全为0的充要条件是()
A.都不是0。b .最多有一个是0。
只有一个c .是0.D .至少有一个c .不是0。
5.P是Q的充要条件是()
A.p:3x+2>5,q:-2x-3>-5 B.p:a>2,b<2,q:a>b
C.p: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垂直等分,q:四边形是正方形。
D.p: A ≠ 0,Q:关于X的方程AX = 1有唯一解。
6.那么,如果下列不等式是正确的()
亚洲开发银行。
7.判断下列组中的两个函数是与()相同的函数
⑴,;
⑵,;
⑶,;
⑷,;
⑸,。
A.⑴、⑵B、⑵、⑶C、⑷D、⑶、⑸
8.在下列函数中,区间中的递增函数是()。
亚洲开发银行。
9.()青橄榄
A.公元前[1,3]年
10.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亚洲开发银行。
11.在第一个函数f(x)中,如果已知f(1)=3,f(3)=5,下列结论是正确的()
A.f(0)=0。
12.下列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亚洲开发银行。
13.功能1AA47
单独统一招生考试
语 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一、语文知识(每小题4,共4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商榷(què) 迁徙(xǐ) 洁身自好(hǎo)
B.恪(gè)守 切磋(cuō) 落拓不羁(jī)
C.蛊(gǚ)惑 对峙(shì) 矢志不渝(yǖ)
D.惬(qiè)意 酬(chóu)谢 作茧自缚(fǜ) 【 】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艰苦卓绝 论字排辈 轻而易举 春寒料峭
B.居功自傲 旷日持久 毛遂自荐 强弩之末
C.入不敷出 集腋成裘 责无旁代 推心置腹
D.名列前矛 截然不同 改弦易辙 虚怀若谷 【 】
3.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政府主导下 ,加上新锐建筑师有创意
的 , 一扫老工业园区萧瑟败落的景象,成为新的经济 模式。
A.增长 改造 生成 B.改造 生成 增长
C.生成 改造 增长 D.生成 增长 改造 【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个鳞次栉比的招聘会上,他挤得满头是汗,但终于有了就业希望。
B.经过了一番矫枉过正的整顿,这个球队的组织纪律性有了明显的改观。
C.在通读几部历史名著后,这位自学成才的青年懂得了开卷有益的道理。
D.我虽然没见过这位作者,但每读他的作品,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没上过大学,但在学术研究上成就突出,这所大学破天荒开绿灯录取他读博士。
B.锅里有,碗里才能有,只有人民群众先富裕了,国家的税收才有足够的保障。
C.他一发不可收拾,再接再厉,先后三次在不同的比赛中夺得了这个项目的金牌。
D.只要抱定这山望见那山高的勇气和决心,在前进的道路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指出,食品广告不得与药品混淆,以免让消费者产生误解。
B.嫁接现代太阳能技术后,按各种比例仿制的太阳能长信宫灯已成为当地的馈赠佳品。
C.凡年满16岁左右(不含在校学生)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D.这样的观点不免带有文化决定论,过分注重传统文化的作用,因而令人难以信服。
【 】
7.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当发射程序进行到最后80分钟时,老天爷更加肆无忌惮地撤起野来。团团乌云, ;阵阵雷涛, ;急风骤雨, 。
①滚滚而来 ②倾泻而下 ③铺天盖地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 】
8.下列四个诗句,能与“溪云初起日沉阁”组成对偶旬的一句是
A.寒林空见日斜时 B.倚天楼殿月分明
C.山雨欲来风满楼 D.夜桥灯火连星汉 【 】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中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B.《爱莲说》是宋代周敦颐的名篇,文章赞美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C.沈从文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描写湘西风土人情的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品。
D.塞万提斯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中的名著。
【 】
IO.对下列这副对联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A.“两表”指诸葛亮的《陈情表》 B.“两表”指诸葛亮的《出师表》
C.“一对”指诸葛亮的《隆中对》 D.“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 】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4分,共3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l—18题。
我的读书经验
冯友兰
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多极了,真可谓浩如烟海。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不必发愁,历代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把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我们看见古代流传下来的书,大部分都是有价值的,心里就会觉得奇怪,怎么古人写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古人所写的书,也有许多是没有价值的,在时间的考验上落选了,自然也就难以为我们所知了。现在我们称为“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都是应该精读的书。
心里先有了这个数,我们就可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需要精读的书。 说,这些书都是用汉字写的, 只认识汉字恐怕还不行。 没有一些凭借,我们 看不懂古人用文言写的书,古人大概 看不懂现在的《人民日报》,这就是语言文字关。如果攻不破这道关,也就不能看懂那些值得精读的经典著作.当然,想要攻破这道关,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辞典等工具书之类都能够发挥作用。
中国有句老话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比写书人的话要少,写书人说的话总比他内心的意思要少。“书不尽言”倒有办法克服,只要不怕罗嗦就可以了,无非是多费一点笔墨纸张。可是“言不尽意”就没有法子克服了。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比如一个人说他牙痛。牙是一个概念,痛是一个概念,牙痛又是一个概念。其实他不仅止于牙痛而已。那个痛,有一种特别的痛法,有一定的大小范围,有一定的深度,这都是很复杂的情况,不仅仅是“牙痛”两个字所能说清楚的,无论怎样罗嗦他也说不出来。言不尽意的困难就在于此。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写书的人的意思.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还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书的精神实质,也就是在“解其言”的基础上达到“知其意”的读书效果.如果仅仅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
当然,读书仅仅到“知其意”这一步还不行,还要明白其中的“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耽误。书中的“意”指的是写书人的主观的认识和判断,“理”指的是客观的道理。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会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只有能够明白其中道理,读者才能有自己的意,并将其与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11.填入文章第二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 而且 虽然 却 就
B.虽然 但是 倘若 就 也
C.既然 那么 如果 也 就
D.固然 但是 只要 就 也 【 】
12.下列有关“书”的表述,不属于作者的认识的一项是
A.古今中外的书的总量相当多。
B.并非所有书都是值得精读的。
C.在判断书的价值时,古人与今人的观念有很大差异。
D.一本书如果没有价值,往往难以流传并为后人所知。 【 】
13.对“历代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时间的检验,书的价值就会真实地反映出来。
B.群众所阅读的书,往往可以依靠时间来增长价值。
C.每一个时代的书,都无例外地要接受时间的考验。
D.一本书在各时代都有读者,才真正有较高的价值。 【 】
1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可谓浩如烟海 谓:称为。
B.无非是多费一点笔墨纸张 费:浪费。
C.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 轮廓:概况。
D.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耽误 耽误:影响。 【 】
15.对第三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作者看来,老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是说所有书中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
B.牙痛的情况不是“牙痛”两字所能说清楚,表明了“言不尽意”的困难很难克服。
C.“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的状态,表明阅读中的语言文字关已经为读者所攻破。
D.这一段文字中,作者阐明了阅读中“解其言”和“知其意”之间紧密的内在联系。
【 】
16.文中用“牙痛”来阐述自己的见解,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类比论证 B.举例论证 C.比喻论证 D.对比论证 【 】
17.对于最后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前人书中的“意”往往会阻碍阅读者明白这些书中包含的“理”。
B.书中的“意”,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写书人的认识水平与客观道理间的差距。
C.明白书中道理的重要标志,就是阅读者在阅读后能够就“意”进行深入解释。
D.是不是会读书,要看写书人的“意”与读者的认识和判断之间能否达成一致。
【 】
18.对于文章所谈到的读书经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讲价值,选专业,通语言,明事理
B.要多读,要读通,要读懂,要读活
C.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D.重经典,找问题,补缺陷,求高度 【 】
三、古诗文阅读(每题3分,共18分)
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卓碡的一项是
A.性嗜酒 嗜(shì) B.造饮辄尽 辄(zhé)
C.晏如也 晏(yàn) D.衔觞赋诗 觞 (jué) 【 】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丐确的一项是
A.不慕荣利 慕:羡慕。
B.期在必醉 期:期望。
C.不蔽风日 蔽:遮蔽。
D.箪瓢屡空 屡:偶尔。 【 】
2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个是
A.因以为号焉 B.每有会意
C.便欣然忘食 D.忘怀得失 【 】
22.下列文中语句,不属于“五柳先生”性格特征的一项是
A.好读书,不求甚解 B.亲旧知其如此
C.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 】
23.下列对文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贫贱而自豪,如果富贵却焦虑
B.因为贫贱而忧愁,如果富贵不自豪
C.不为贫贱而忧愁,不为富贵而焦虑
D.不为贫贱而自豪,不为富贵而忧愁 【 】
24.古诗默写(选做一题)
(1) ,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我劝天公重抖擞, 。(龚自珍《己亥杂诗》)
四、作文(60分)
25.请以“一次难忘的超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求2011年体育单招试题或者四科的标准答案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单独统一招生考试 语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一、语文知识(每小题4,共4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商榷(què)迁徙(xǐ)洁身自好(hǎo) B.恪(gè)守切磋(cuō)落拓不羁(jī) C.蛊(gǚ)
单招数学考试范围考试内容是什么 高职单招数学是单招考试中其中一科,考试难度相对于高考数学的难度低很多,而且考试题目都很基础,所以只要考前认真复习学习单招数学考试知识点,熟悉高职单招数学考试范围,就能够通过考试 单招数学考试范围是什么 单招数学考试代数部分 1.集合,简易逻辑考试内容:集合、子集、交集、补集、交集、并集。 2. 排列组合 :排列、数列数公式,组合、组合数公
金职院单招考试有面试吗 没有。金职院指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浙江省金华市,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金华市属地方性高职院校,该校单招只有一项考试,没有面试,该校师资实力强大,教学设施齐全。 单招考试考什么需要进行面试吗 单招即单招招生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那么单招考试需要进行面试吗?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单招考试考什么需要进行面试
单招考试难吗 单招考试不难。 一、单招考试 1、单招考试其实还是很简单的,因为单招面对的就是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所以出题不会难,单招的试题都是由各个单招学校自己出的题,他们的在出题上都会以简单为主,单招实际上要比高考简单很多,而且考试的分值也都和高考不一样。 2、单招的学校设定的录取分数线基本都是很少,可能会有一些好的专业,单招分数线会高一些,但是大部分单招专业分数线都很低,
河南单招需要考试吗还是直接会考折分 需要考试。 单招 的考试形式一般为“文化联考+综合素养测试”相结合的考试模式。文化联考包括语数英三门科目;综合素质测试分为上机测试和面试,上机测试在计算机上答题,考核学生人文素养;面试由面试员与考生交流,主要考核语言表达、 心理素质 。 会考 是指会集某地区内的各校毕业生进行统一命题考试。 学生毕业时,除校内毕业考试以外,会同他校毕业生参加教育行政
单招考试有面试吗 单招考试有面试。 单招考试一般考文化素质测试与职业技能测试两大项。 文化素质测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职业技能测试主要考查考生日常学习中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命题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以应用型和能力型为主,注重对考生知识积累与素质和技能的'考查。 单独招生是教育部为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 单招面试技巧:
单招需要面试吗 单招需要面试,基本上单招的院校都需要面试的,因为面试官可以通过面试观察到面试的同学到底适不适合所报的专业。事实上单招面试只要正常发挥,用正常的心态面对也不必太担心,高职单招面试不会有太刁钻的问题。 拓展阅读:单招面试技巧 1、在答题过程中切记不要用过于抽象的词语表达观点,不能过于简单的回答,一定要解释说明,思路清晰。 2、把握重点,在面试官问问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
单招考试考什么需要进行面试吗 单招即单招招生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那么单招考试需要进行面试吗?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单招考试考什么需要进行面试吗”。 高职单招考试科目 高职单招考试由文化素质测试、职业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 1.文化素质测试 凡参加高职单招的考生(免试生除外),均需参加文化素质测试。测试内容主要涵盖中学所学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
2023-09-11 13:37:55
2023-07-27 21:36:00
2023-08-08 20:53:55
2023-09-21 18:39:34
2023-09-15 03:11:13
2023-09-21 1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