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橄榄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加拿大留学如何选校和专业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加拿大留学如何选校和专业
【 #加拿大留学# 导语】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拥有极大的包容性,也很欢迎各国的留学生,来加拿大大学进修。那么,加拿大留学如何选校和专业?下面是 分享的相关信息。欢迎阅读参考!
1.加拿大留学如何选校和专业
一、加拿大留学怎样选学校
1.学术成就
可以先考察学校已知的成就,包括在国际上的排名情况,学校发表的论文,获取的研究成果,以及在社会上的评价,这些都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拥有的,是比较可靠的信息。
2.师生比例
老师和学生的比例高低,会直接影响授课的模式和成果,一般比例高的情况,会更有助于老师对课堂的把控,也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一个比较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而且精英化的教育会对学生潜力进行发掘。
3.图书藏量
能够直接反映学校的规模和成就,因为除了学校进行采购之后,校友捐赠也是很重要的图书来源,而且还需要保证核心刊物的订阅,这样学生在查找资料的时候会更方便,对学习也是有积极的影响的。
4.软件服务
除了各项硬件的考察,留学生还需要注意学校提供的配套服务,包括医疗服务、心理服务和学生服务等方面,这些会对学生的归属感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5.移民政策
在加拿大学习的中国学生,除了获得含金量高的文凭外,相当多的学生都有移民的想法,这是很正常的。加拿大有多种移民类型,各省也有自己的移民政策。出国留学主要是经验型移民。对于国际学生,魁北克省、曼尼托巴省、萨斯卡彻温省等国家都制定了良好的移民政策,选择在这些省份的大学就读,毕业后可以获得1-3年的工作签证,这样就可以方便地移民了。
二、加拿大留学怎样选专业
1.寻找自身的兴趣爱好
学生在考虑大学专业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根据学生的学术成绩,
英语水平,性格特点、兴趣,以及将来想从事何种工作方面,然后就能找到这个大的领域,这样选择,学生和家长都会更轻松,而最终选择也会更有的放矢。
2.了解专业课程设置
相似的课程可能内容迥异。申请人要仔细阅读学校网页上或招生简章上的课程内容介绍,以免选错专业。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详细了解学校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对于学生的培养方案。有些专业的名字可能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学习与就业的方向则有很大的不同。
3.结合自身特点分析
未来的就业市场风云变幻,需要留学生进行理性分析。不管是在中国发展,还是在加拿大,要创造并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在报考前,做好相关的"功课"。留学生可以通过多方材料了解到专业的真正价值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当然,选择专业也得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每个留学生都有自身的优点,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
表演等方面各有所长。
2.加拿大留学好的大学院校
1.多伦多大学
多伦多大学始建于1827年,是世界公立研究型大学,享誉全球的顶尖高等学府。学校拥有3个校区,300类大学本科专业,32座图书馆。主校区位于多伦多市中心,校园环绕安大略省政府与皇后公园。
多伦多大学科研水平高,规模大,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具备最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材,拥有教学设备,被公认为是加拿大综合实力数一数二的优秀大学。
建校以来,多伦多大学在各学科领域中成就卓著,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文理学院是多伦多大学的学术单位。
2.麦吉尔大学
麦吉尔大学始建于1821年,坐落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是一所蜚声全球的世界顶尖学府,Universities 21的成员大学之一,百年来在国际上声誉崇高,研究水平享誉世界,有「北方哈佛」或者「加拿大哈佛」的美誉。
麦吉尔大学拥有加拿大全国的博士生比例,培育了加拿大最多的诺贝尔奖得主和罗德学者。在微型机器人、神经再生与功能恢复、人类疾病的遗传基础、电信研究、生存发展、国际危机行为、海洋产品等多项研究项目上处于地位。
3.滑铁卢大学
滑铁卢大学是一所以研究为主公立大学,创建于1957年。该校位于安大略省的西南面的滑铁卢市,以学习与实习并重的合作教育而闻名。
滑铁卢大学重点发展的方向都是当今最热门的领域:计算机科学、工程和数学,设有北美一所数学院。
滑铁卢的工程学院专业细分方向有14个之多,工程类专业都是强制带薪实习项目,学生在完成校内课程的同时,还要穿插进行带薪实习。这样,毕业之后学生就有完整累计一年的工作经验,在就业时非常吃香,很多学生还没拿到毕业证书就先拿到JOBOFFER了。微软、谷歌、Facebook等硅谷巨鳄每年都要去滑铁卢大学捞很多毕业生。
4.皇后大学
皇后大学又名女王大学,是安大略省第二古老的大学,此地居民纯朴友善,治安良好,并因为其位于安大略湖旁边,是千岛度假区的中心所在。
皇后大学在加拿大是极受尊重的大学,以优异的教学质量和多姿多彩的历史而闻名。其教学质量一直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好评,与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一起并称「加拿大常春藤」。
学校拥有加拿大一流的商学院和医学院,理工科中的
工程物理专业为加拿大第一,人文艺术、
教育学、法律等都是非常有名。
5.卡尔加里大学
卡尔加里大学成立于1966年,位于加拿大西部阿尔伯塔省的卡尔加里市,是加拿大医博类大学里最年轻的一所大学。
卡尔加里大学是能源和工程领域的,也在公共政策、应用科学,甚至空间科学领域拥有优秀的学者。
校长EdMcCauley说:“在卡尔加里大学,我们在国际视野之下思考并且实践,把领导力贯彻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我们是社会进步和社区发展的动力,包括有价值的学生体验,教学体验,科学研究和奖学金,成熟的多层面合作关系。”
6.维多利亚大学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是加拿大的综合性公立大学,同时也是加拿大三所顶尖
法学院之一,学校地理位置。
花园城维多利亚坐落在加拿大西南的温哥华岛的南端,三面环海,气候温和,属海洋性气候,市内只有无烟工业,空气清新,多次被世界各大旅游杂志评为世界十大居住城市之一。
维多利亚大学是加拿大3大有半工半读「合作教育」项目的大学。项目中的学生上课学期和工作学期交替进行,既可攻读学位,又可获得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工作经验和经历,同时为毕业后找到一份与学业对口的理想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7.西蒙菲莎大学(SFU)
西蒙菲莎大学创建于1963年,曾被加拿大的权威时事杂志麦克林评为加拿大顶尖大学之一,一直在加拿大大学排名前10位。
西蒙菲莎大学在创新型教学、前沿研究和社会交叉拓展方面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这得益于SFU在文科、理科、跨学科和专业课程项目上的优势,以及在教研整合方面的不懈努力。
SFU一直是加拿大综合排名的大学之一,并被《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列为100所50岁以下的世界大学之一。
西蒙菲莎大学重视多元化,欢迎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对中国学生尤为欢迎,该校的历任校董中有两位分别是加拿大驻华大使馆首任和第二位文化参赞,对中国文化非常推举。
3.加拿大留学专业推荐
1、精算
精算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通过精算专业考试即可成为精算师,任职于政府、银行和
保险公司等机构,平均年薪近8万美元。申请精算专业需要很好的数学基础,大部分中国理工类的学生都具备非常出色的数学背景,可以考虑申请该专业。
2、教育
教育学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冷门”专业。越来越多
英语教育本科毕业生将选择教育学专业。
3、石油天然气
石油天然气、矿业安全等专业,在国内起步晚,有些到目前仍然是空白,学习这些专业的海归在国内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建议中国学生和家长以发展的眼光来选择专业,把视野放宽些,挑选一些加拿大高校独特的优势专业。
4、旅游及
酒店管理
随着各类大型国际活动在中国举办,我国对旅游、酒店管理人员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需要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拥有海外学习背景的高级管理人才。加拿大的旅游及酒店管理专业尤为突出,将成为加拿大留学生的首选之一。
5、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专业分属建筑类的一个分支。国内城市规划、
土木工程、
园林规划以及建筑毕业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该专业。在美国,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可以到政府工作,或者进入专业的规划事务所。虽然薪酬待遇不是,但个人声望提升的空间很大。
6、园林景观
园艺景观设计、食品科学、营养学等实用型专业,由于已被列入“经验类别”移民专业,也将逐渐成为留学加拿大的热门专业。
7、食品营养
眼下国内养生的热潮日渐高涨,营养师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但该专业对生物、
化学的成绩要求较高。专业兴趣不足、成绩较差,申请难度大。
8、药剂学
药剂学在国内算是比较冷门的,但是在国外很多国家却是大热的专业,目前平均年薪已达到近10万美元,且未来10年内都将是炙手可热的职业。而且
临床医学、生物、化学、环境、工程、
药学背景的学生都可申请。

去澳洲留学有哪些专业是比较好?
商务/贸易专业
商科类专业一直是出国留学的热门专业之一,商务/贸易专业是商科中比较热门的专业,特别是国际贸易专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商务/贸易专业也越来越受欢迎。
院校推荐: 麦考瑞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
会计专业
会计一直是商科里面热门的一个专业,很多中国留学生都会选择会计这个专业。 澳大利亚的会计硕士课程设计新颖先进,课程实用性高。 而且几乎每所澳大利亚大学都会设有CPA注册会计师协会认可的会计课程。
澳洲的CPA注册会计师体系是全世界认可的会计师体系之一,国际认可度很高,很多国家都认可,而且学习会计专业在澳洲有很多的优势,首先会计专业的人才是澳洲的紧缺人才,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其次会计专业还是澳洲的移民专业,在澳洲完成课程之后还能获得一定的移民加分。
院校推荐: 麦考瑞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墨尔本大学等。
金融专业
近年来,澳洲政府一直致力于将该国打造成为亚太地区金融中心,全球各大银行也纷纷在澳洲设立分支机构,金融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当地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而金融专业是去澳洲读研究生选择最多的专业,也是商科专业中很受欢迎的专业之一,不过澳洲的金融专业也分很多种,包括应用
金融学、
国际金融学、
金融数学、金融
经济学等。
院校推荐: 新南威尔士大学,墨尔本大学,昆士兰大学,澳国立大学等。
信息技术专业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各行各业都需要IT技术人才,IT人才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澳洲都是非常受欢迎的,IT课程越来越成为国际学生的首选
澳大利亚IT行业所有分支机构的就业率正在快速增长。 其中,软件开发,
软件工程,计算机和IT管理与销售,
网络工程,网络通信和网络安全对人才的需求最大。 学习好IT行业,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很好的就业。
院校推荐: 墨尔本大学、澳国立大学、昆士兰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等。
市场营销专业
市场营销作为一门研究如何正确传递商业信息、有效传递产品或服务蕴含的商业价值的科学一直以来就是国内最热门的商科专业之一,也是国内职场上最热门的专业之一。
而澳洲的市场营销专业不仅种类多,实用性强,而且还允许市场营销本科的学生学习其它商科专业的本科课程,从而获得双专业本科学位。 因此市场营销也是澳洲留学的热门专业之一。
院校推荐: 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莫纳什大学、悉尼大学、澳国立大学、昆士兰大学等。
工程专业
澳洲存在着巨大的工程类人才缺口,去澳洲留学工程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 学习工程的学生毕业后将拥有更多的移民澳洲机会。 而且工程专业除了设置广泛,选择范围广,其就业前景也是比较好的,特别是在西澳和昆士兰州。
工程师的方向很多,常见的有土木工程、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需要逻辑推理、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
工程造价师,不要求学生掌握高难度的工程技术,学习的知识主要介于工科和商科之间,适合能很好掌握数学和英语的学生。
院校推荐: 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阿德莱德大学等。
教育类专业
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教师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 对已经在澳洲读过本科或者研究生的同学来说,大多数学校的Teaching入学要求也可以豁免。 澳洲的教师社会地位很高,而且待遇非常丰厚,每年的年薪在6万澳元以上,还有带薪假期和各种福利,同时教育专业也是澳洲的移民专业之一,不过教育专业对于申请者的英语成绩要求非常高。
院校推荐: 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莫纳什大学、迪肯大学等。
传媒专业
我们都知道商科专业火爆,其实除了商科专业之外,传媒专业也是澳洲留学非常热门的专业之一,而且现在社会对于传媒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国内新媒体、互联网传播等领域的兴盛让传媒相关专业逐渐大受欢迎,而澳洲的传媒类课程附带大企业实习和行业案例等实用部分,让毕业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
院校推荐: 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莫纳什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
设计专业
无论是出国还是国内,设计专业是一个热门专业。 在设计这个领域,澳洲留学设计专业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的。 澳洲有很所著名的设计学院与大学,其中以RMIT为代表,在过去的十年里,澳大利亚的大学在时尚界有着长足发展。
院校推荐: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昆士兰理工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斯威本科技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莫纳什大学等。
每个学校的不同专业都会有自己的特别要求,如果需要了解各大学更为详细的申请要求,可以通过留学志愿参考系统按照自己的院校背景和成绩情况查询一下过往的申请的成功案例。
留学志愿参考系统如下:
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我们会看到自己院系的师哥师姐们都去了哪些学校,具体申请了哪些专业,他们都考了多少的语言成绩,用了哪个留学中介等信息。
查询如下图:
写作,爱哭的小女孩的自我救赎
青橄榄(https://www.zqrqgl.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写作,爱哭的小女孩的自我救赎的相关内容。
叔丁
我的出生纯属偶然,起于妈妈的一念之间。话说当年当老师的妈妈生了俩哥哥后一直带环儿避孕,后来接连目睹几个同事要了第三胎, 而且想男得男,想女得女。她就跟风一动念想:再有个女儿也不错,于是一年后我就出生在一个东北小城。当时老妈已将近四十岁,老爸四十好几了。二哥四岁,大哥六岁。我从医院回到家那天,二哥挨家挨户地敲邻居的门去宣告:“我家有个真娃娃!”那时候的门都有高高的门槛儿,四岁的小肉墩子似的他在欢喜中跑得跌跌撞撞,好几次差点儿被门槛绊倒。
应运而生的我,似乎应该是个倍受宠爱的小妹妹。但我对儿时的印象最多的却是孤独,无尽的孤独。不知是不是正因如此,我儿时的记忆极少,我选择性地忘记。
爸爸在我小时侯一直缺席。我出生的城市当时包括周边县乡划为地区,爸爸是地委宣传部的笔杆子。他不是陪着领导下乡视察不在家,就是回到家里在书桌上整夜地给领导们写发言稿件。我已不记得他跟我说过什么话。大哥在我小时候的记忆就更模糊,是个远远的影子,六岁的距离在儿时好像历史的一道鸿沟。年长四岁的二哥和我还时有交集。他就是个一本正经的小警察,只要我做错了什么事儿,他就会教育我,还跑到妈妈那里告我的状。我和二哥像所有的兄弟姐妹一样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口角。至于当时都为什么吵过,我一概没了印象。妈妈一直是忙碌着的,那时候的打工人似乎不只是996。晚上学校大喇叭经常会传出各种呼喊,老师们就得回到学校参加接受各种指示精神传递。我们家离学校住得近,妈妈没有借口听不见。那个时候所有的衣服都是妈妈自己缝制的,妈妈在工作、家务中奔忙,自然没有半只耳朵留给我倾诉。
我天性应该是个粗心又无忧的孩子。哥哥说我小时候走路不管不顾的,到处撞。那时候我们还住在地委家属大院的平房里,屋子里一面大炕,炕对面就是鸡窝。我实在不能想象,当时我是如何能与鸡婆同吃同住而相安无事。哥哥说我有时在炕上站起来随便一走,就会把一颗苹果踢进鸡窝。这动作看似随意,却比踢足球都准。我并没有运动天赋,如果让我特意踢足球肯定都踢不到球的。外面下了雨,我一准儿会戴着草帽,挎着小篮子跑到外面,唱着:“我是公社小社员哎,手拿小镰刀呀,身背小竹篮哎……”我只会唱这几句,现在是这样,当时也是。
但我从小爱哭。爱哭的孩子是非常感性的孩子,会体察出旁人不能感受的。据说蜻蜓可以看到周围活动着的事物以慢动作的格式展现,就像电影的慢镜头一样。也许我的感知和别人的不一样,只是小时侯人人都无暇去理解我的感知。每次去姥姥姥爷家,我都哭个不停,姥爷被我哭得心烦,常呵斥我:再哭,再哭,就跟你妈妈回家吧。姥爷喜欢我聪明懂事的大哥,大哥在我心里是神一样的存在。爸妈有一段日子没时间照看我,把我留在姥姥姥爷家。姥爷躺在炕上,姥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不知在干什么。周围的墙上糊着报纸,灰蒙蒙的,窗户很小,我看不到阳光照进来,觉得透不过气来。那种憋闷,和我后来去北京读书,假期返回闭塞的东北老家的感觉一模一样。
年长的哥哥们是不带我玩儿的,四岁和六岁的距离在童年是个不太容易跨越的距离。爸妈的朋友都很年长,他们的孩子跟哥哥一样年长甚至更大,我没有什么同龄的朋友一起玩儿。我小时候经常呆在年长的邻居姐姐家中,听她们说一些我根本听不懂的话。后来我听一些上过大学少年班的朋友讲起大学的经历,特别明白他们当时的尴尬。
我是一个爱哭怯懦的小女孩,而且还脏兮兮的,妈妈少有闲暇与心情为我打扮。我记忆中的两个哥哥都是少年英俊,又聪明懂事,我是活在他们的阴影之下的。这个阴影人设跟随我一生,无可逃脱。后来我去了人大上学,人大是存在于一墙之隔的北大的阴影下的,北大有霸气的未名湖,人大只有可怜的一勺池。再后来移民加拿大定居,加拿大又是活在美国老大哥的阴影之下的。我严重怀疑,人大与加拿大的阴影人设都归咎于我。我,永远就是那个活在影子中的人。
长大一些,爱哭的女孩似乎不那么爱哭了,开始有些自己的小心思。小时候我有一个秘密,这个秘密我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哥哥和爸妈都没有。
小时候经常会刻意跟爸妈哥哥保守一些小秘密,但最后都会被他们识破。比方说我有个很尴尬的事儿,就是很大了都还尿床。妈妈从来没骂过我,哥哥却常拿这个取笑我。有一个早上我被被褥里的潮湿冰凉弄醒了,悄悄把被褥叠好,说要出门看日出去。我以为到晚上了那个我在梦里画的地图,就会像侦探片里的神密地图一样消失,雁过无痕。结果还是被发现。后来哥哥经常会调侃我,你怎么不去看日出了。
那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在我去学校的路上。长大后我曾经从家里走到当初的小学,发现其实距离很短,只需十几分钟。但在孩子的感觉中,那段路很长很长,这一路上可以发生许多惊心动魄的事情。我家当时住的家属大院外面是比较剽悍的平民区,经常有两个孩子会跑出来拦截我。这是一对姐弟,姐姐比我个头还小,但气势逼人,绝对有女侠风范。怯懦的我被吓得只会哭,什么都不知道做。我那时候应该不知道是我其实可以还手打架的。我就不知道怎么还手,怎么打架。
但这个秘密不是关于那对劫道的姐弟。只记得那天早上,上学的路上,我边走边心灵拷打,为头一天拿到的刚及格的考试卷子,心里很难过。妈妈没有骂我,但我看出妈妈有点儿失望。我大哥当时上了中学,成绩很好,是神一样的形象。二哥是学校少先队的大队长,学校里老师都认识他,都知道我是大队长的妹妹。他的大队长也经常当到家里,教育我的不规范行为。我一路走,一路想着我的考试卷子,觉得不配做我两个优秀哥哥的妹妹。
那天阳光明媚的,好像是刚刚下过雨,天空出奇地明亮。我好奇着今天为什么这么亮呢?就往天上仰头看,这一看我大吃一惊,竟然有两个太阳在天上。于是,我对着两个太阳发誓,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成绩优异,不愧对我的两个哥哥。那个时候我八岁。八岁的爱哭怯懦的小女孩对了两颗太阳起誓。
我现在的天文常识让我明白,天上是不可能有两个太阳的。自从后羿射掉九个太阳,天上就只有这一颗独一无二的太阳了。我不知道当时的天上是怎样一种天象,让我错认为是两个太阳。或许是还未落的月亮被太阳映照了?或许这两个太阳就是为了见证我的励志誓言?我从小近视眼,那个时候还没开始戴眼镜,我的视线其实很模糊。我真的不确定我到底看到了什么。
或许,根本没有这么一个早上,没有我的誓言,这一切只不过在梦里发生过。活到这么大,我确实有许多记忆都很模糊,不知道是梦,还是真实发生过。
但是经过那天之后,我的成绩奇异地越来越好了。等我考上重点中学,就是我妈妈当老师的中学,我的成绩竟然是全年级第一名。再后来,我担心重点中学的人都很厉害,所以学得很刻苦,一年后排名,我发现我的总成绩竟然又是班上第一名。
那个爱哭又怯懦的小女孩从此成了学霸,一学霸遮百丑。我开始被学校老师领导认识,妈妈会很自豪地跟别人提起我,我在学校广播里介绍学习经验。 同学们说,声音很好听。
其实,我心里还是那个敏感胆小却又懵懂无知的女孩,虽然年长了几岁。我在情感上比同龄女生都晚开窍,除了学习,世俗经验、男女之情什么的,都不太明白。我的运动素质很差,戴着深度近视眼镜,不爱出门活动。那个时候没有微信网络,我除了功课就是读书,读书是可以缓解孤独的。家里有爸爸的中国古典名著加唐诗宋词,还有少年文学之类的文学刊物。假期我妈妈把我带到学校图书馆,利用老师的特权让我随便借书看。当时读过什么,我其实都不记得,但读过的应该都长在我的骨骼里了。
高二分文理,我选择了文科,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文科。我当时是个各科都比较均衡的好学生。数学与化学成绩都好,化学还参加市里比赛获奖。物理稍弱,但也是八十分的成绩。语文很好,也参加过市里比赛获奖。但也算不得特别突出,抒情叙事文写得好,议论文就一般般。英语也是我很一般的学科,如果知道后来我会以英语来谋生,肯定会多花些功夫。我的
美术课每次都被老师点名表扬,还获得过学校
绘画比赛的大奖。我跟几个女生一样都喜欢画侍女图,有时候课上老师讲课,我们就会在下面画。家里有本芥子园画册,我喜欢画水墨的梅兰竹,菊花就很少画,因为更难画。
为什么会选择去文科班,真的不记得了。我妈的同事跑去跟我妈说:“张老师,你怎么能让你闺女去文科班呢?你看那里都是些什么孩子呀?”当时的文科班只有一个,理科班有五个。文科班都是些理科学不好的孩子,女生很多,应该好多是青春期骚动,不能安心读书的女生。
然后我就这样去了文科班,作为一个另类的文科生。因为晚熟懵懂,心无旁骛,继续当我的学霸。我们文科班前三名,我是永久第一。第二名是我的好闺蜜,是一个如花一样正在绽放的女孩子,貌美如花。不仅我爱她,更有男同学爱他,我就不容推辞地担当了红娘角色。第三名是班里的千年老三,他的名字里也有一个三。后来我在加拿大呆了好多年再回国,发现他已经成为了一名文化界名人、专栏作家。
考大学的时候,我的选择是北京以北的大学。二哥当时在北大,可惜我们相差四年,我去他就走了。北大的学科很传统,人大的就很博眼球,我看上了一个专业:广播电视,以为是写剧本的。结果去了才发现是新闻系的广播电视专业。邻居叔叔,爸爸离休前单位的同事说,这丫头是女承父业了。因为爸爸后来从地委宣传部被外放到了广播电视局,既做领导,也兼职编辑。
移民加拿大,会有一个文化冲击,是移民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其实我从东北小城去北京上学同样是经过了一个文化冲击。当时的东北非常闭塞,没有互联网,而北京是大都市,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精英荟萃。新闻系的女孩子们都很漂亮,令我自愧弗如。连我赖以遮丑的学霸之名也没办法坚守了,因为每个人都曾是他们高中的学霸。
可能是高中读书考大学太辛苦了,物极必反,到了大学我开始放松,周末舞会、谈恋爱、读琼瑶三毛金庸古龙,经常逃课。曾参加过一个文学诗社,写过几首不入流的朦胧诗。几年前回国见到大学同学,同寝室的同学说起,你的床铺墙上写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我听着好奇,原来当年我这么矫情?她说我还曾经这样展望未来:“以后老了,不需要上课考试了,我一定天天读武侠小说。”她眼前就播放着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在挑灯夜读小李飞刀的画面。现在这个愿望可以实现了,我也还没有白发苍苍。即使有几缕银丝,染发剂足以覆盖。 只是古龙金庸已经不再能满足我,我会看猫腻,看他的武侠加修仙小说,痴迷于他所构建的那个世界。
大学学过新闻
摄影,用单反相机照相,自己洗胶卷相片。还学习摄像和录音,编辑音频和视频新闻节目。写作课里有过文章被老师点名,其中有一篇是写我的不合时宜的老叔,老师说写得很好,但是调子不够正面。也就是说我的文章不是那种主流正能量文。
后来实习,我去了天津日报,和报社老师学习,发过一些财经类的新闻稿件,已经找不到了。但我的实习很快夭折,那年六月我就提前放假回家了。
又过了一年我毕业留在了国家工商局,从此和我的新闻专业再无瓜葛。我的四年新闻生涯似乎是一段短暂的恋情,一段没有结果的孽缘。
那两年分到国家部委的大学生是要到地方下放锻炼的。这个“下放”的对我很陌生,说是下放,倒不如说是展现给我一个新天地。我和几个大学生同事一起去徐州工商局呆了一年。徐州一年给我两个印象:第一,徐州,这个我以为的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地方,其实保留了许多文化底蕴。我的工商局领导,以及一些看似平庸的职工都爱好书法,写得一首好字。第二,工商部门的吃喝风气令人发指,我不知道国家局让我们下放的本意是什么,其实我所了解学习到的应该都是他们不想让我们学到的。作为国家局的大学生,成了我的领导酒局上的秘密武器,屡试不爽。东北女生的天生酒力在那一年被充分挖掘出来。记得当时我和已经在美国的哥嫂津津乐道地说起我如何练毛笔字,如何在酒局上叱诧风云的时候,他们说,可别搞这些了,学学英语吧。
英语到用时方恨少,出国后才知道。我是七月一日国庆日来到加拿大的,没一个月我就怀孕了,女儿与儿子相继出生。然后我开始读书、工作,在英语的电脑世界里打拼。直到2014年,因微信的缘故我开始学会了中文打字,开始在文学城开博客,用中文写作。
有朋友说,你是学新闻的,原来也是写过东西的。那自然是。其实我们谁都写过东西,不只是文科生。小时候我们写作文,青春期我们写日记,大学我们写信。最近翻自己大学给闺蜜写的信,读了把自己都惊到了,那时候的笔触是那么自然真诚。如果现在让我写一封信,也许我都不知如何开口了。现代人更喜欢语音与视频这种直接的交流方式。
当年那个爱哭怯懦而敏感,但懵懂不知人情世故的女孩,在加拿大早已脱胎换骨。读电脑专业,转行做了码农,生儿育女,我的视野渐渐开阔,我的情商一点点积累。我依然单纯,但已不再怯懦。
我的写作是自我完善的过程。我没有为自己定任何目标,是随心而写。因为我的写作不是目的,不是追求,而是一种自我完善,自我救赎。
有两句话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再加一句:写万篇文。
黑塞的小说《悉达多》中讲述,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感悟人生。主人公悉达多是通过个人在人世间的体验中,在体验了性爱、金钱这些人所能拥有的所有的一切之后,再抛却这一切的捆绑,在聆听河流的声音中,也就是在自然中领悟。而悉达多的朋友戈文达是在聆听佛祖的讲道,在别人的带领下领悟的。
戈文达是读万卷书,悉达多是行万里路。
而我想说的是:写万篇文,自我的感悟与自我的认知在写作中愈加清晰。就像我们用文字记录我们的旅行,来更好拥有美一样。
我们来看看英国艺术家、评论家、作家约翰·罗斯金关于美和如何拥有美的理论:一,美的组成复杂,对人的心理和视觉产生冲击;二,人与生俱来地渴望拥有美;三,拥有美的低级表现是买纪念品、拍照、刻“到此一游”;四,正确拥有美的方法是理解美而敏感于促成美的因素,从而拥有美;五,艺术,绘画和书写是最有效的追求理解美的方式,不论你有没有这样的才华。
也就是说,无论你有没有书写的天赋才华,用文字记录户外所见所感,就会帮助你更有效地追求美,理解美。从而拥有美。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更深入地观察和了解了美。
同样,用文字书写自己,我们的所见、所听、所感,所想,所期盼,就是自省、内观,就是对自我的一种完善、救赎。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心里有一些执念,一些我们不能放开的东西。写作可以让我们净化这些执念,从而达到人心境的豁达与平和。
感谢郎莉会长,这次为加拿大女作家协会《说出你的故事》主题活动准备,让我对我童年的记忆做了一个更客观的分析。作为一个敏感的小女孩,我的视角之下的许多记忆其实都不是真实的,而我自己还有时被那些我误识的记忆所困扰。跟哥哥们聊天,他们说起我小时候是如何受宠,有什么好吃的,妈妈都是给我的多一些,剩下来的两个哥哥平分。我小时候从来没做过任何家务,而俩哥哥都生火做饭,因为火上做着饭又跑出去玩儿忘了回来,烧坏了好几个铸铁锅,被妈妈拿笤帚疙瘩打屁股是常有的事儿。
而写作,就是我自我救赎的一个途径,是实现天人合一的一个途径。
有意识地写作是从我的中年开始,就像我开始户外运动一样。只不过我的户外运动是从无到有。我素来运动素质很差,在中学大学都经常为体育课达标发愁,而现在我游泳、划船、徒步、滑雪、滑冰,一年四季都有相应的户外运动。而写作应该是对过去作文、日记、书信书写的一种自然延续,码字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件比较自然的事情。读书是伴随着写作的。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David Brooks在《The Second Mountain: The Quest For A Moral Life》一书说:中年其实是要翻越第二座山峰。人从出生开始攀爬的第一座山峰,在中年登顶以获得物质富足。人生第二座山峰,是追求精神的完善和满足。中年不是往坡下走,也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再次攀登。我的第二座山峰就是人到中年,在孩子长大离家,工作与生活相对安稳,温饱不愁的时候,以富余的精力追求自我完善。
我开始写作以自由体新诗、近体诗词与散文开始。我以生活情趣入诗,吃喝玩乐皆可入诗: 《温饱而知情趣,趣中生诗》
夏天去湖中游泳:
秋天去划船赏秋:
中秋划船后做几个五仁酥皮月饼:
我的散文是从写家人开始的。比方我写过一篇 《陪你,一起去买咖啡》 ,就是以以买咖啡来写中年夫妻的相互磨合。 《窗外,你是我一道永远的风景》 是以窗口为视角,写我对儿子长大的变化。
自从开始户外运动后,我很多散文随笔与游记都是关于户外,比如划船游泳与滑雪滑冰。
我喜欢户外,因为是跟自然贴近,是那种天人合一的感觉。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是在湖中天浴,也就是裸泳。就像伊甸园中的亚当夏娃,在偷食禁果之前,从来不会羞于袒露自我。
我在一篇记录我和先生独自出去划船宿营的游记 《一舟一世界--La Vérendrye Wildlife Reserve划船野营》 里这样描写:
最近两年我开始尝试虚构小说,发在 《假作真时》 专题中。在里发文,经常会得到简友们的鼓励和建议,比方 暮荣司徒 与 彼岸晓吾 。
作为全职打工人要写作,要面临一个如何更好利用时间的问题。我的工作不是最繁忙,但工作时间也不可能写作。如果赶上几天工作上有问题需要解决,就会有些压力。下班后,我可能就会看剧减压,有时候读书都不想读,除非是那种通俗的网络小说。所以用什么时间来写作,确实是我需要更好协调的问题。
我也发现自己的写作状态需要在不同的体裁之间转换,有时写诗多,有时写文多。最近近体格律写得有些多,明显对写长篇文字有些影响,不只是时间问题,还是写作思维模式问题。
如何行万里路,我已经得心应手,我的户外运动成了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读万卷书和写万篇文,却是我需要努力和追求的。
写作是一种自我救赎,但执行起来,也是一种追求。
青橄榄以上就是青橄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加拿大留学如何选校和专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青橄榄:
www.zqrqgl.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