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华科强基怎么样

2024-11-19 11:23:48 | 青橄榄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华科强基怎么样相关的问题,今天,青橄榄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华科强基怎么样

2021年该不该报考强基?

强基计划是2020年出台的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培养改革,意在招收能满足国家战略需要、有创新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结合官方政策和实际招生情况,从专业范围、入围门槛、录取规则、招生人数等几个方面,对2021年强基计划进行预测,供参考。

预测一:招生专业范围将扩大

今年的强基计划中,绝大多数高校都只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基础学科专业相对“冷门”,而且本科期间不允许转专业。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地看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就会发现,强基计划包含的专业远不止这些:

在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即上文标红部分。这两部分的描述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层含义:

一、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要关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的新工科发展等需求;

二、明确发展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专业。

强基计划的政策导向是清晰明确的,所以随着强基计划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在招生专业方面,会有更多高校把新工科、智能科技等战略需求导向的专业列入强基计划。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年强基偏向保守风格 青橄榄

首先,今年招生专业范围仅限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少数基础学科,主要是由于强基计划在今年首次招生,所以高校在制定落地执行方案时,实际上是偏向“保守”风格。但在政策层面来讲,教育部并没有把“强基”和“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画上等号,强基的框架实际上是包含新工科、人工智能科技等国家重点领域涉及专业的。

在这方面,清华大学的方案是个很好的例子:清华大学五大书院专门为强基计划设计建立,采取大类招生,如果我们展开来看,每个书院都包含很多清华大学优势学科。

节选自《清华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

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难以体现所有高校优势

其次,由于各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少数基础学科专业,并不能很完整的体现高校的优势学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扩大招生专业范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预测二:报名、入围、录取门槛将分层

虽然强基计划明确了选拔培养目标为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今年各校强基招生简章中,大部分院校要求银牌和金牌可获破格入围。不过这种门槛,在之后大概率会进行调整和降低。

银牌以上破格不适用所有高校

首先从今年实际情况来看,除清北复交外,有银牌以上奖项的考生报考其它高校的情况很少。

以2019年为例,五项学科竞赛共产生465块金牌、598块银牌、523块铜牌,金牌和银牌共1063人,除去国集保送的260人后,有803个名额可获强基破格入围资格,而其中约有510人以上被清北强基录取。

其它有破格资格且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绝大部分都选择了C9中其它高校。所以“银牌以上”的破格标准对于其他高校来说,显得过高,并没有实际意义。而且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同样是破格入围强基的资格,谁不想报考层次更高的大学呢?

所以说,所有高校使用统一的破格标准并不合适,而且在学科竞赛获得铜牌甚至省一就不具有价值吗?这些学生就不能算是在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吗?答案显然不是。

另外,就在刚刚结束的第37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金牌、银牌人数均扩容到120人,这也可以看作是学科竞赛与强基计划联动的设计,只为了让更多真正具有学科潜质的优秀考生,获得更通畅的上升通道。

政策预留放宽标准空间

那么今年所有高校在强基招生简章中,统一将“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作为破格入围门槛的情况,是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硬性规定呢?

实际上并非如此。

节选自《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

从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可以看到,对于破格入围的条件并没有直接给出硬性标准,而只是作出了“针对极少数”“突出才能和表现”“高考成绩不低于一本线”的要求。如果我们再仔细阅读这部分要求就会发现,制定破格入围和破格录取办法、标准的权利,完全在于高校。

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层面,实际上预留了制定“破格标准”的弹性空间,为后续各校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破格入围标准奠定理论基础。

录取规则或将产生区别

和入围门槛分层、分类的逻辑类似,不同的入围规则当然要适配不同的录取规则。

对于凭高考成绩入围的考生,“85%+15%”的综合成绩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会有变化的,不过对于有破格资格的考生来说,显然需要有侧重的进行考察。

根据官方文件描述: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也就意味着,理论上高校可以经过严格的考核后,将破格录取者的高考成绩门槛下放至一本线,这对于顶尖竞赛生来说,是非常大的优惠政策。

预测三:招生人数会进行动态调整

从今年强基招生情况来看,未来各校强基招生人数将大概率进行动态调整,以清北为首的顶尖高校很可能会大幅度提高招生名额。

根据统计,清北今年本科新生总数分别为3500人和2818人,其中强基计划分别录取939人、842人,占比分别为26.8%和29.9%。

结合今年清华停止通过高考招收新闻学会计学本科生的消息,我们能发现关于强基计划未来的重要信号:

清华大学今年停止从高考统招中招收新闻、会计专业,人文学院相关专业全部转入强基计划培养。未来,清华所有文科专业或将全部停止直接由高考统招招生,而全部转由强基计划选拔、培养。

同时,为了将三分之一的招生名额供给强基计划,其它专业招生名额将被不同程度压缩。也就是说,未来强基计划或将成为进入顶尖名校的主要方式。

相信未来一段时期内,其它高校也会以清华模式为蓝本,通过资源整合和招生模式的改变,在强基计划中投入更多名额。

预测四:全新培养模式将贯穿强基计划

除了全新的招生选拔方案外,强基计划也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导师制、小班化、推免、直博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对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避免了考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同时也能降低报考压力、提升报考意愿。

华科强基怎么样

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大学?

华科18届电信本科生在读

说道华科厉害的人,第一个想到就是同专业的学长——微信创始人 张小龙先生 。他一个人写出了Foxmail的头三个版本,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邮箱之一,而Foxmail也就是后来qq邮箱的前身, 时至今日仍有数百万的企业用户 。在被腾讯收购后,张小龙目光转向了移动互联网应用,也就是今天在中国流量最大,受众最广的 微信 。在成名后,张小龙还是会议上最沉默的那个人,华科理工男身上的那股低调在他身上尽显无疑。除了张小龙,pptv创始人 姚欣 ,那个被保送到华科后来退学写出了pptv的男人,也是华科的传奇。

华科除了一些技术大牛之外,还有曾经的网坛一姐 李娜 在退役后选择在华科攻读新闻与传播的学士学位,而李娜的个人电影,李娜传也多次在华科取景,真实还原了李娜在华科的生活。华为董事长任正非的女儿 孟晚舟 ,也曾在华科攻读了管理学硕士学位。

而作为一个研究型的大学,华科更不缺那些日复一日在实验室里研究追寻的科学家们。始建于1983年的华科引力实验中心,是为了精确测量引力常数G而建立的。由于实验要求严格,实验室选择了喻家山里的防空洞。 罗俊院士 日复一日地测量数据,几乎将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都用来测量数据。终于在2009年,罗俊院士将G的精度提升到26ppm,达到了国际前列水平,而今年,罗俊院士用极为精巧的方法,将精度提升到了12ppm, 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

踏实,默默耕耘的华科人,也许少了一些天真浪漫,但脚踏实地的我们,只喜欢用行动来说话。

华科强基怎么样

华科强基怎么样

青橄榄(https://www.zqrqgl.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华科强基怎么样的相关内容。

华科强基计划是一项旨在为优秀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和科研环境的项目,它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优越的师资力量和实验设备,还为他们准备了丰富的学术活动和项目,有助于他们未来在科研和职业道路上取得成功。

在强基计划中,学生们可以享受到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机会,不仅能够接触到更为优秀的教师,还能够使用更先进的实验设备。同时,他们还可以参与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和项目,这些活动和项目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提升学术能力和研究技能,还能够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强基计划的学生之间也能够进行相互交流和学术合作,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种学习氛围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更深厚的友谊,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综合实力和科研能力方面,华科强基计划也表现出色。通过该计划,学生们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还能够获得更优厚的奖学金和发展机会,这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华科强基计划为优秀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华科强基计划在中国大学中是非常出色的。

以上就是青橄榄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青橄榄。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青橄榄:www.zqrqgl.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华科强基怎么样”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华科报名 华科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华科报名 华科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1年该不该报考强基? 强基计划是2020年出台的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培养改革,意在招收能满足国家战略需要、有创新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结合官方政策和实际招生情况,从专业范围、入围门槛、录取规则、招生人数等几个方面,对2021年强基计划进行预测,供参考。 预测一:招生专业范围将扩大 今年的强基计划中,绝大多数高校都只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基础学

2024-11-03 04:32:56
华科强基计划报名 该不该报考强基?
华科强基计划报名 该不该报考强基?

2021年该不该报考强基? 强基计划是2020年出台的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培养改革,意在招收能满足国家战略需要、有创新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结合官方政策和实际招生情况,从专业范围、入围门槛、录取规则、招生人数等几个方面,对2021年强基计划进行预测,供参考。 预测一:招生专业范围将扩大 今年的强基计划中,绝大多数高校都只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基础学

2024-10-31 18:19:11
强基计划就业前景怎么样
强基计划就业前景怎么样

强基计划就业前景怎么样 强基计划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 强基计划的目的就是给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让这些优秀的人才为祖国添砖加瓦,因此强基计划的考生都是可以优先保研直博。强基计划是国家为一些亟需岗位培养人才的专门项目,而对于这些国家亟需的这些岗位,大家绝对不要愁没有工作机会。 强基计划之所以会实施,就是为了突出基础学科在国家战略需求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该校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主要是数

2024-10-30 16:28:31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2023清华强基录取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2023清华强基录取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在清华大学官网查看。 资料扩展: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

2023-12-24 05:36:15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 强基计划录取流程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 强基计划录取流程

强基计划报名流程 强基计划一般指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进入报名系统网页,以考生本人信息,登录或注册“学信网”账号。请于4月28日前完成报名。进入报名系统,阅读首页须知后,点击“开始报名”。核对“报名基本信息”页面显示信息。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还需

2024-11-05 08:50:39
清华强基计划考哪些科目
清华强基计划考哪些科目

强基计划报名流程 强基计划一般指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进入报名系统网页,以考生本人信息,登录或注册“学信网”账号。请于4月28日前完成报名。进入报名系统,阅读首页须知后,点击“开始报名”。核对“报名基本信息”页面显示信息。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还需

2024-11-04 05:40:44
人大强基计划在哪报名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
人大强基计划在哪报名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 强基计划是一种招生改革试点,旨在选拔并培养在综合素质上表现优秀或者在基础学科领域具备团山有突出才能的学生或亮。该计划于2020年开始在部分高校实施,重点关注那些有志于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领域,包括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以及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同时也关注国家人才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参与的高校将根据自身特色确定招生专业,并强调基础学科在数学、物理

2024-11-13 02:18:56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 强基计划报名截止时间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 强基计划报名截止时间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 强基计划是一种招生改革试点,旨在选拔并培养在综合素质上表现优秀或者在基础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学生。该计划于2020年开始在部分高校实施,重点关注那些有志于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领域,包括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以及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同时也关注国家人才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参与的高校将根据自身特色确定招生专业,并强调基础学科在数学、物理、化学、生

2024-11-15 22: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