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哪所学校西班牙语专业最好? 有关瑞典语,荷兰语和德语的就业问题相关的问题,今天,青橄榄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哪所学校西班牙语专业最好?
本人为西班牙语本科在读生。说到学语言肯定先想到的是
北京外国语学校
和
上海外国语学校
了,国内公认的两大语言学校。就语言学习院校,个人最推荐的还是这两大学校。大家应该都知道的网红总理御用翻译官就是北外毕业的,可以见得北外在语言专业的地位了。
1、北京外国语大学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从北外出来的有一大批优秀的外交官、翻译官,足以见得学校语言专业在全国的优胜地位。因为本人是江苏省人,所以从江苏省内的投档线来说一下北外的情况。历年来北外在江苏省内的投档线大概为380-390左右,这在江苏省内完全是一个优秀985的分数线,对于一所语言类非综合性大学来说也是很高的了
。
2、上海外国语大学
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语言类大学。在语言类学校仅次于北外(个人见解)。同样从江苏省内的招生分数来看,上外历年来的投档线也基本都在380分以上,也足以见得学校的优秀程度。
此外,除了这两大语言院校,还有很多
综合类大学
也都开设有西班牙语专业。
下图是中国科教评价网19年出的西班牙语专业的学校排名,北京大学毫无疑问的位居榜首了,毕竟北大嘛。。。其次还有
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等等,这些也都是传统的强校。不过数据来源仅仅是一个参考罢了,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实力水平和地域考量去选择。
虽然进入好的大学竞争非常激烈,不过定好自己的目标院校,有的放矢,做好学习规划,一定会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的。
青橄榄

2010一本小语种大学排名
外国语言文学算是很大的一个学科了。
目前国内小语种好的主要是些外语类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外语还不错但语种不多(北大除外)。
第一梯队是北外、上外、北大。这三家基本上是语种最全的学校了,实力也很全面。
第二梯队是一些综合性大学,比如南大、中大、复旦、武大、人大、清华、南开、川大、浙大;还有几大外语类大学,比如军外、广外、北语、北二外、川外、西外、大外、天外;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学校,比如中传、外经贸、
外交学院(主页)、
国际关系学院(主页)的小语种也较好,几大师范类院校的外语也都还不错。其中南大、中大、复旦算第二梯队里面比较好的。
第三梯队是其他一些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外国语学院现在成了理工类大学综合化的必要配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校由于地缘或者历史原因,个别语种非常好,比如同济的德语非常好,
黑龙江大学(主页)的
俄语长期全国前三,
延边大学(主页)的
朝鲜语,广西民大和云南民大的东南亚语种很好。
分语种来看的话,现在主流的小语种也就是
法语、德语、
日语、俄语、西班牙语(
英语是大语种),这些语种是各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标配”,实力也都不错,尤其强的是北外、上外。
另外,其实各大学的优势语种也不一样。
北外偏东欧和西亚语系,比如俄语、
波兰语、
捷克语、
土耳其语、
希伯来语、
阿拉伯语等。
北大偏亚洲语系,比如梵语、
印地语、
蒙古语、
菲律宾语等,相对不怎么主流。
对外经贸大学语种较少,朝鲜语、
意大利语、
葡萄牙语比较好。
中国传媒大学(主页)偏南亚语系,比如
尼泊尔语、
泰米尔语、斯瓦西里语、
孟加拉语等。
北二外的阿拉伯语比较好。
军外由于战略原因,强的都是一些中国周边国家的语种。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主页)(主页)类似。
上外偏西欧和亚洲语系,比如
荷兰语、
希腊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
波斯语、印地语等。
广外的法语很强。
广西民大的东南亚语种很强。
北语的小语种其实很少,主要是对外
汉语了。
大外的朝鲜语和日语很好。
另外几家外语类大学各语种实力都还不错,但也没有听说很冒尖的语种。
最后补充几个附件。
1.外语类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北京大学(主页)、北京外国语大学(主页)、上海外国语大学(主页)、南京大学(主页)、
湖南师范大学(主页)、
中山大学(主页)、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主页)
俄语语言文学:黑龙江大学(主页)、上海外国语大学(主页)、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主页)
德语语言文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主页)
印度语言文学:北京大学(主页)
朝鲜语言文学:延边大学(主页)
外国语言学及
应用语言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页)
2.2007-2009一级学科排名
1 北京大学
2 北京外国语大学
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页)
4 南京大学(主页)
5
清华大学(主页)
6 黑龙江大学
7 延边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主页)
浙江大学(主页)
四川外语学院(主页)
11
北京师范大学(主页)
复旦大学(主页)
13
南开大学(主页)
上海交通大学(主页)
厦门大学(主页)
16
东北师范大学(主页)
华东师范大学(主页)
河南大学(主页)
1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页)
同济大学(主页)
苏州大学(主页)
中国海洋大学(主页)
华中师范大学(主页)
24
中国人民大学(主页)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页)
武汉大学(主页)
贵州大学(主页)
3.2001年首批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非通用语种正式基地:
北京大学 亚非语种专业
北京外国语大学 亚非语种专业、东欧语种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 西欧语种专业
广西
民族学院(
泰语、
越南语、
老挝语、
柬埔寨语)
非通用语种试办基地:
北京广播学院(斯瓦西里语、尼伯尔语、泰米尔语、孟加拉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印尼语、泰语、越南语、意大利语

有关瑞典语,荷兰语和德语的就业问题
部分人学外语都是出于个人喜好,要不外语学院男女比例也就不会那么失调了,在具体选择某个语言的时候,除了爱好,最看重的就是就业形势了,尤其是把小语种当专业的人,对此更是十二分的关注。
哪个小语种的就业形式更好呢?回答这样的问题是很冒风险的,谁都不愿意别人把自己的专业看轻了;所谓和为贵,在为它们的排座次之前,先集体表扬一下,来看两条报道:
第一条是关于就业率的:CCTV_1《朝闻天下》中教育部公布了全国普通高校规模以上专业07年的就业状况,其中涉及本科专业226个,就业状况依据为每年9月初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数据,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排名前10。
第二条是关于薪水的:据《北京晚报》08年报道,调查显示,本科专业高薪前10名中,小语种专业占据了三名,分别是月薪最高的法语专业,排名第三的德语专业和排名第九的日语专业。这说明,小语种和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处于我国大学毕业生薪资结构的塔尖。
报道很可喜,听上去很鼓舞士气,小语种在就业形势上的相近源于在就业渠道上的类似,虽然在语言结构上有诸多的不同,但在就业渠道上有很强的共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政府公务员;2。高校教师;3。新闻传媒机构;4。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5。各省市外办;6。外贸公司;7。旅游公司;8。留学培训机构;9。文化传播公司;10。自由职业者。
说完了大同来说下小异,小语种的就业形式的差异,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1。学习这种语言的人数;
2。讲这种语言的国家数量及经济情况;
3。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包括地缘上的和政治经济方面的。
结合上面三点,说说我们所感受的小语种就业排行:
1。葡萄牙语(开办院校6所,讲葡语的国家和地区7个左右):
不知道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排行前10里面为什么没有葡语,或许因为每年毕业的学生太少,还不属于“规模专业”,但是葡语当前的就业形势实在是超好。
葡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有5个。在语言方面,葡语跟西语情同手足,在就业方面,葡语倒是跟法语亲如兄弟,像法语一样,非洲也是葡语目前就业的一个主要战场。提到葡语非洲,就必须提到一个国家—安哥拉。安哥拉对中国的贡献不只是奥运会上的篮球,他还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更夸张的是08年初小安居然取代小阿成为中国最大石油供应国,中安之间有多强的经济互补也就不言而喻了。中国同另外一个非洲葡语国家莫桑比克也保持着很好的经济关系,目前是他的第六大投资国。从企业自己登记的招聘信息来看,学葡语的去非洲,起薪会达到2000-2500美金,这样的工资水平,是其他小语种望尘莫及的。
不过非洲对很多人而言,都是只想远观,不愿近临,如果不想去的话也无妨,巴西,这个讲葡语的南美足球王国,同样是吸收葡语人才的重要阵地。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目前被称为“金砖四国”,经济发展潜力最为巨大。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目前的葡语毕业生数量,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葡语的源产地葡萄牙提供不了多少就业机会,但需求也总还是有的,再者他好歹占着欧洲这么一块宝地,让葡语的在三大洲都有落脚点和根据地。
2。西班牙语(开办院校20所,讲西语的国家和地区20多个)
西班牙语有点像5年前的法语,讲西语的国家有20多个,而国内开西班牙语的院校目前也只有20多所。从这两年的培训市场来看,西班牙语是升温最快的,一方面是由于美洲国家留学市场的开放,另一个方面也是市场对西语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
西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拉丁美洲,受西方影响较大,对中国经济依赖性并不强,西语人才的需求也是相对稳定。目前良好的就业形势得益于物以稀为贵的法则,不出所料的话,开办西语的院校这几年会激增,加上合适的岗位上逐渐有了合适的人,西语就业在未来大概不会再有这么明显的优势。
3。法语(开办院校71所,讲法语的国家和地区40多个)
法语是除英语之外,使用国家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语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各比赛场地,都是法英中三语播报的。不过在就业方面,场面很尴尬:学法语的去欧洲就业的极少,更多的是去了非洲。
现在的法语专业很像是非洲预科班,为非洲源源不断的输送翻译人才。讲法语的国家多半分布在非洲,国家虽然穷,可是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大部分尚未开发。中非一直有着传统的友谊,我们称其他国家为朋友,称非洲国家为兄弟,这感情色彩显然很不一样,前两年还做东开了个中非合作论坛,兄弟们好好聚了一会。中国在非洲的火热和强势是西方国家不愿看到的,非洲问题,越来越成为中西之间的焦点问题,从达尔富尔石油到津巴布韦军火,西方国家即不满又不安,说中国是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
不管外界怎么评说,客观的情况是,中国公司在承接着越来越多的非洲项目,法语专业毕业生一批接一批的来到非洲。
去非洲会有不错的薪水待遇,起薪在1000-1500美金左右,这也是为什么法语会成为榜单上“月薪最高”的专业,不过很少有人仅仅是看在钱的份上去非洲的,尤其是女生,去非洲更像是在就业压力之下做出的一个无奈选择。现在法语专业的毕业生确实太多了,开设法语的院校,这5年间基本是翻了个番,法国留学的也在陆续归国,这都给法语专业的就业造成了冲击。
4。德语(开办院校60所,讲德语的国家和地区5个左右)
感觉最明显的一个词就是“稳定”,你努力或者不努力,各方面的数据都岿然不动。
德语就业排前10,薪水排小语种第2,德语的就业形势基本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不会让人太惊喜,也不会让人很失望,吸收人才的主要渠道就是上面提到的10大领域,在外企吸收人才方面,德企是除日企之外表现最好的,尤其是汽车行业。
近三年来,由于留学政策的调整,德国留学处于一个低谷, 德语培训招生人数也是略有下降,感觉德语在中国不如以前那么受追捧了;不过,对德语专业的人来说,这也许是好事,少了一帮凑热闹的竞争者。
5。日语(开办院校227所,讲日语的国家—日本)
抛去民族感情的因素,客观的说,日本确实是个科技领先,名企众多的国家。在数码时代的今天,年轻人手上都篡着几件日货:卡西欧的手表、电子词典、计算器,佳能、索尼、尼康的相机摄像机。
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日本一直稳居第二,同时由于地缘关系,大量的日企在中国投资建厂。日企不像欧美企业,不管母语是什么,都拿英语当办公语言,小日本的英语也不好。日企吸收了大量的日语专业毕业生,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外企是小语种学生的主要毕业去向,大概就是受日语就业情况的影响吧。
现在开设日语的院校也是非常之多,达到了227所,快赶上英语院校的一半了;日语的想找份工作不难,想找份好工作不简单,很多都是在日企做文员。
6。意大利语(开办院校12所,讲语的国家—主要是意大利)
意大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很难用一种固定的思维去理解她。国家很个性,但意语学友的就业多半很规矩。曾经用网站广告换培训班的方式上过北外的一个意大利语班,老师很年轻,毕业没两年,跟我们聊起她们同学就业情况,基本上也是集中于文章开始提到那10大领域。
如果说不同的话,意语也有一点很个性的地方,培训班里10来个学生,有一个是出于工作需要学意语的,是一家知名网站的足球编辑,后来我留意了一下,包括CCTV体育频道在内的一些新闻媒体,还真是有好几家都招意大利语的做体育编辑。
意大利语是一个不能大量吸收毕业生的领域,但因为开设的院校数量少,而且不是年年招生,又加之意大利留学政策不太稳定,不像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那样有大量的归国毕业生,因而意语就业的优点是竞争压力不大,缺点是渠道不宽。
7。俄语(开办院校93所,讲俄语的国家和地区10个左右)
除了俄罗斯,俄语在其他几个国家都不是唯一通用的语言,在乌克兰和几个“斯坦”国家都有“去俄罗斯化”的架势,俄语的地位似乎在削弱。
俄罗斯经济这些年复苏的很快,不但是在黑龙江新疆一些边境地区,中俄贸易很活跃,就是在首都北京的核心地区,外交部旁边的雅宝路,街上的路标,商店的牌牌也都是中俄双语的,很成规模。
开办俄语的院校很多,但也有不少这些年都没怎么招生,俄语就业整体上处于一个回暖的状态。
8。阿拉伯语(开办院校16所,讲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有20多个)
阿拉伯语国家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西亚、东非和北非,给人的感觉就是沙漠和石油。有些国家因为石油富得流油,弹丸之地,人口只有80多万的卡塔尔能有那么好的财力举办亚运会就是石油的功劳。
阿语国家的确是很喜欢拿石油说事的,除了提到的10个小语行业,阿语毕业生的就业跟这个紧密相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是毕业生的落脚点。
从习俗上来讲,阿语国家重男轻女的现象较为严重,虽然并不能由此判断阿语女生就不好就业,但要想有较好的发展,女生确实不易。
阿语国家缺乏知名企业,学阿语进外企的想法比较不切实际,在中国做生意的阿拉伯人,多是集中在义乌这样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等几个国家都是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法语的国家,不少公司都配有两个语种的翻译,也算是法语阿语一家亲了。
9。韩语(开办院校61所,讲韩语的国家—韩国、朝鲜)
韩语这两年在中国备受小小青年的追捧,把学韩语奉为时尚,不过大部分人都只是出于娱乐的目的来学韩语的,跟韩语专业的就业形势无关。
在华投资的韩企有像三星、LG这样的大公司,更多的则是一些小公司。韩企在华分布有很强的地域性,山东、东北、江浙、广东比较多,而且是多盘踞在一些二线三线城市,像大连、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莞,工资水平也就较低,月薪1000多人民币的也会有人做,小韩企在华设厂,也就是图的人力成本低。
在九个小语种中,韩语专业的含金量偏低,是最不注重学历而看重实际韩语水平的一个专业,很多企业只要去大专甚至高中以上学历就成。这是因为一来韩语相对容易掌握,二来本身中国很多朝鲜族的人天生就是中韩双语人才,再一个,现在在华的韩国留学生和职员众多,汉语好的也不少,而且有聚居的态势,对韩语翻译的依赖性很小。从某种程度上说,会韩语可以帮你锦上添花,但把它看作安身立命的本钱,恐不长久。
最后说一下上面的部分数据来源:各语种的院校开设数来源于“中国大学课题评价组”,实际的各语种开设院校数应该比这个多几所,因为有些院校往往是开了专业两三年才在教育部备案。各语种的国家数参考了中国地图出版社的《新编实用世界地图册》国家和地区概况部分以及芳思?小语种网站的部分信息。
本来想好了一句话用来结尾的,说是“不管学哪个语种,只要学好了,就业都没问题!”,这话听上去非常的英明和富有远见;不过回来头来想想,当时学外语的时候,班上没有谁不想把语言学好的,也没有谁不曾努力过,但末了水平上还是会有不小差别,这完全是自然规律;所以想想这么真知灼见的总结还是留给外交部的发言人去用吧。
就业是个沉重的话题,不如调侃一下,自吟自乐的收个尾:
西班牙语的说好就业,葡萄牙语的笑了;葡萄牙语的说用途广,法语的笑了;法语的说要去欧洲,德语的笑了;德语的说很优美,意大利语的笑了;意大利语说地盘大,俄语的笑了;俄语的说要挖石油,阿拉伯语的笑了;阿拉伯语的说要进外企,日语的笑了;日语的说很时尚,韩语的笑了;韩语的说要进大城市挣大钱,学小语种的都笑了 …。
参考:
以上就是青橄榄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青橄榄。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青橄榄:
www.zqrqgl.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