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青橄榄小编整理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适合考哪些研究生专业?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比较相近的可以报考的研究生专业是
图书馆学、情报学、
经济学或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相关专业。
因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98年以后由信息学、科技情报等五个专业合并而成。现在开设信息管理专业,由于依附院校性质的不同,除去具有图书情报背景的信息管理专业外,还有具有经济学、工科、计算机科学、医学、
农学、
林学等背景的信息管理本科专业。
因此建议你可本科学习的课程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报考。
2.情报学(硕士、学制:两年半)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理论基础、网络检索技术和信息资源组织管理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既能胜任图书情报和信息管理领域的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又能适应企业、政府以及其它组织机构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专业主要课程
信息管理理论研究、信息管理技术、信息开发与利用研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信息资源研究与管理、信息保密与
信息安全、信息系统设计与研究、信息检索、
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信息开发与分析、信息组织与应用研究、信息计量学等。
三、适应的工作部门和项目
(1)在各类工商企业、政府机构、科研机构等从事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等工作。
(2)在信息咨询公司、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公司等从事信息分析与研究、信息咨询服务、数据库开发与管理等工作。
(3)在情报研究所、图书馆、高等学校等从事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与利用等工作。
(4)在大、中专院校的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专业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考研方向:
管理科学与工程,
档案学,情报学,
行政管理,企业管理,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系统工程,计算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楼主,你好!!
我现在就是这个专业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强烈事业心、观念新、思路宽、懂信息管理策略与方法、掌握信息技术,能够承担各类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开发与管理、电子商务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综合型、实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信管专业主要研究信息的构成分布与特征,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的理论、原理、原则和方法,解决信息的获取、加工、检索、控制和利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突出宽口径与复合型特色,注重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外语好、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体系:本专业是信息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系统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内容的同时,加大计算机技术和商务课程的力度,增加了
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方面的课程。
教学模式:信息管理系开展的“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充分反映了依托“大工程背景”育人环境的特色,让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增长才干,较之传统的“经院式”培养模式,能使学生更具有开拓意识和工程意识,由于在课题研究内容设计上,引入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互动式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模拟教学等,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教学课题研究项目获得了2001年度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西方经济学、管理学概论、
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
财务管理、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运筹学、组织行为学、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概论、企业级应用系统开发平台、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存储与检索、项目管理、智能决策技术、电子商务、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等。
毕业生可从事工作:
可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银行与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物流企业、科研与教育等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与评价等工作。
信管专业三种发展模式
依据信管专业两大来源:管理类出身和图情档出身,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一专业在现阶段的三种发展模式。分别叙述如下:
(1)管理学院或
工商管理学院下设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这应该是信管专业的主要模式,除以上所述清华和复旦之外,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等也是如此设立。一般而言,这类专业所属学院的实力很强,学生除学习信管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大量经济管理课程,知识背景比较过硬,就业也很好,属热门学科。
当然各学校地人才培养的侧重点还是不一样的,清华这个结合了IT与经管的学科目前随着企业资源规划(ERP)、
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以及电子商务等流行显示出新的魅力,而清华在与之相关的信息技术和
工业工程学科方面的地位显然巩固了这一专业的实力。这样看来清华的人才培养几乎是全方位的,如涉及经济学,信息技术,工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当然也只有清华才能拥有这些资源,大多学校还是以培养管理型人才为主。复旦在宣称其目标是以信息系统(包括电子商务)的应用、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企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提高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目标,开展基础理论、企业管理模式、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信息系统及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这应该代表大多管理学院的主流培养目标。
(2)由原来的图情档院系发展成为独立的信息管理(资源)学院系,下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这类学院以前的学科实力比较强,形成了自己的学科队伍和优势学科,很难和其它院系合并。他们往往设立独立的信息管理学院负责本校的信息管理学科的发展。如武大的信息管理学院,北大的信息管理系等。人大在进行学科调整的过程中曾经有意将信息学院的信管专业和档案学院的信管专业合而为一,但基于原来的学科规划,最终还是以档案学院自行组建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告终。
这些行动可以理解为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更可理解为一种困境突围的努力。例如1992年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更名为"信息管理系",2003年
中国人民大学在原档案学院的基础上新成立了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3)原来图情档院系设立,但因为原来的院系规模比较小,在学科调整过程中他们大多隶属于大院之下,形成比较精干的教师队伍。这种发展模式应该是大多图情档学科转型的可行之路,可以利用所属学院的资源,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如中大就把信息管理系划归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南大在公共管理学院下设信息管理系。在学科整合过程中,
中山大学1997年7月重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现由计算机科学系、电子与
通信工程系、信息管理系、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心、计算机软件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电气及工程软件研究中心等7个单位组成。其中信息管理系已拥有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图书馆学、档案学、情报学三个硕士点;目前正在申报图书馆学博士点。已初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多学科的专业教育体系,本科专业数和硕士点数均居全国多所高校同类院系的前列。这种将信息管理系设置在信息技术学院下是有技术优势的。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是培养和造就从事行政管理、社会管理、信息管理、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等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一所多学科结合渗透、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型学院,设有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
社会学系、信息管理系以及高等教育研究所和德育教研室现有3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点。信息管理系设有情报学博士点,情报学、档案学、图书馆学三个硕士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编辑出版(电子出版)、图书馆学和档案学4个本科专业。该系还设有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南京研究基地。这种模式在有图情档背景的高校中还是有代表意义的。如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都是这种类型。
四 信管专业的学科前景初探
1)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
(1) 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
这两者有密切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和范围内是重叠的;但也有一定的区别,一般说来,信息资源管理只是信息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将"信息资源"及"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定义得十分广泛,那么,这两者的差别就更难区分了。如信息管理学是目前我国图书情报界远为流行的学科名称,但也有相当部分人主张采用"信息资源管理",其中不乏著名的专家学者。目前,学术界对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的关系基本上是两种观念:一是认为两者是等同关系,即信息管理就是信息资源管理,一是认为两者是包含关系,即信息管理的范围要广泛很多,信息资源管理只是信息管理的一部分,或者是信息管理的一个发展阶段。
我国的信息资源管理,仍处于从传统管理时期向技术管理时期过渡的阶段。尽管在技术手段上有很大变化,但基本上仍是以收集、存贮、整理和检索信息为特征的,并没有把信息当作一种资源来进行管理;人们的信息意识不强烈,对信息的需求不迫切;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零散、不完整,未形成系统,难以对实践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总结;政府的管理尚不完善,缺乏法律、法规、政策等行政性手段,等等。这表明,我国的IRM兴起还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与国际平均水平差距还很大,大约晚10年左右。[16]
(2)信息管理与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IS)一般由信息、信息接收器、信息处理机和信息管理者等要素组成,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主管理信息的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在企业、组织或更大范围内实施手工、机械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存贮、处理和传播信息,以便能及时、准确地提供管理所需的各种信息,为领导或管理部门决策或生产经营者管理服务。显然,这与"信息管理"的概念和内容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它们涉及的信息范围,服务功能以及社会意义等都不相同。管理信息系统搜集和管理的是特定的信息,其范围较窄,功能和目标比较明确、具体,主要是为特定的领域和机构的决策和管理服务;而信息管理则要对各类信息及其相关要素进行全方位管理,而对全社会开展信息服务,以便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因此,管理信息系统只是信息管理领域的组成部分。在教育部未调整专业设置前,管理信息系统一直是一个独立专业,后来划归信管专业。
(3)信息管理与图书、情报、档案
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研究对象,具有持有的学科体系结构、原理和方法。但实质上都可看作是信息管理的组成都分,是一种以文献管理为代表和主要特征的信息管理,如图书馆学主要侧重于信息的微观管理,如藏书、分类、编目、图书保护、读者
心理学等,也包括一定的中观管理(如图书馆管理、建设、经济学等),以及一定的宏观管理(如图书馆事业、比较图书馆学、专门图书馆学、图书馆未来学等),情报学与档案学与此类似。总之,从管理科学的观点看,图书档案主要集中于微观信息管理领域,且从信息载体看,也是集中于某些信息类。教育部新近设立的图情档一级学科,三者都隶属信息资源管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信息资源管理应该从属于信息管理。
2) 信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管理实践中的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起源于人类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一切人工系统均带有的普遍学问。从内容上可分为:管理学原理、行为管理学、管理心理学、
会计学、
统计学、预测与决策学等。"信管"的目的是管好用好某种类型的信息,服务于人类利用信息的社会实践活动, 属于管理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并成为现代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管理科学其它分支不同的是:在这一学科中,更加注重以管理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大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并由于学科的多行业应用性,注重对学生沟通和交往能力的培养。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信管专业就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
(2)与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一词总是与节省、高效相联系,经济学中也有不少的分支涉及信息问题,如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信息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等同于资本、原材料、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借助于经济学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研究如何高效地搜集、处理、传递和利用信息,对该专业的发展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另外,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常常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没有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作为背景,很难想象专业技术如何应用。清华和复旦的信管专业就十分强调学生的经济管理知识,厚基础,宽口径。
(3)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
现代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其学科体系从一种角度看可分为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从另一种角度看又可分为理论与应用两个层次。在软件方面又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前者指管理计算机本身资源的软件,后者指利用计算机管理其它资源的软件。应用软件中又可分为数据处理类、计算机类、
人工智能类等。计算机科学知识无异在"信管"专业中处于关键地位,甚至可以说没有计算机技术的支撑,本学科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地步。但信管专业毕竟不等同计算机专业,它们在共同的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信管专业偏向管理,而计算机专业则以技术为依归。
3)信管专业前景的展望
面对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信管专业的学科发展前景应该十分看好,社会对信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不断加大。随着学科的建设,原来的图情档专业设立的信管专业的学科实力也逐步增强,在信息科学的冲击下完成了传统学科的现代转型。
总体而言信管专业应以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三个方面的知识为平台,构筑信息管理学科基础(内核)。具体内容应包括:
(1) 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学、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分析研究、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统计、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研究、信息检索语言、科技档案信息管理等。
(2)计算机科学课程: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
(3) 管理科学课程:管理学原理、生产与运作原理、市场营销学、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经济学原理、信息经济学、知识经济学等。[17]
面对信管专业的发展前景,我们试着分三部分作阐述:
(1)相关领域的整合与互补
基于以上所述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图书馆情报学档案学等相关领域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在在信管专业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相关学科的整合与互补的过程。一般而言,在管理学院课程设置中,无论是工商管理还是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都是核心课程。现在图情档都划归信息资源管理范畴,这些传统专业都会以信管专业为其学科建设的方向和指针。这些领域在研究范围上都有大量交叉,各领域的整合才能集中最优势的资源,无疑只有这样信管专业才有竞争力。
(2)相关学科的交叉与拓展
据以上所述,信管学科与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学科的交叉不但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拓展,更重要的是,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相关学科的交叉与拓展已经成为各学科发展的新生长点,或者说信管专业的未来发展生命力在于相关学科的交叉,并不在学科本身。这应该是各应用学科的共同特征。
在这里要特别提到信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关系。目前我国该类专业的计算机教育中有两种倾向均不可取:一种是过分强调计算机的工具性,仅仅给学生教授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传统管理手段,计算机化即告完成;另一种则过分夸大计算机的重要性,恨不得将所有的计算机专业课程都传给学生,将信息管理系办成准计算机系。这都是未弄清专业知识结构中计算机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知道,"信管"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领域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不是计算机算法理论或硬件理论,也不是计算机自身资源的管理,只是将其作为工具和手段,因而对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学习应该侧重应用。这需要我们首先端正态度,立足于服务,立足于应用;其次应针对计算机应用的具体情况开设有关课程,重要的是应用软件开发和维护。或者在人才培养上分类型,比如可以分为技术型,工程型,管理型等。[18]
(3)三种模式的趋同倾向
我们还记得清华人的自信,他们说别的信管专业都是由图情档专业转型过来的,只有他们才是嫡传,包括临近的北大也是这样。这或许是由他们的实力决定的,毕竟他们在信管专业排名中高居榜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校传统图情档专业学科转型的完成,清华也将不得不承认别人的信管专业也是真正的信管专业,而不管它们当初的出身如何。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又可以说以上三种模式只是中国当前信管教育界特有的现象,再过几年或十几年后,人们将不再注意到信管专业的出身,因为这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除了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培养方向上可能会有些区别,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在这三种模式的趋同倾向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或者说社会的认可无疑是决定性的,正如这一专业是随着中国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应运而生的一样。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各大学为何把强调自己的特色和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放在同一地位上。

关于信管专业考研
青橄榄(https://www.zqrqgl.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关于信管专业考研的相关内容。
作为本科生叫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要考研的话就不叫这个名字了,管院的研究生专业有(共六个专业后面是研究方向)
1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 :制造系统的运筹与管理、工业工程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非线性系统分析、决策分析、企业资本运营管理
2企业管理硕士点: 管理理论与战略管理、电子商务与网络企业的商务模式、管理系统分析与决策、市场营销、技术创新、组织行为与
人力资源管理、资本市场与投资分析
3情报学硕士点: 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信息网络技术、信息管理与集成、网络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字图书馆、信息系统安全
4:
金融学硕士点: 风险管理与
保险、
金融工程、金融市场研究、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证券投资分析、金融信息化与金融安全
5会计学硕士点 : 信息技术下的会计模式与方法研究、投融资与风险管理、成本管理与企业理财
6图书馆学硕士点: 数字图书馆理论与技术、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与知识服务、信息资源整合与知识管理
(共六个专业后面是研究方向)
具体专业课有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101)政治
(201)
英语
(303)数学三
(862)运筹学基础 运筹学教程(前六章)第二版胡运权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20201)会计学
(101)政治
(201)英语
(303)数学三
(863)管理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第三版)吴德庆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0202)企业管理
(101)政治
(201)英语
(303)数学三
(863)管理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第三版)吴德庆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0501)图书馆学
(101)政治
(201)英语
(304)数学四
(864)图书馆学基础 《图书馆学导论》于良芝编科学出版社2003《图书馆学概论》吴慰慈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120502)情报学
(101)政治
(201)英语
(303)数学三
(865)信息管理与数据库 《信息管理基础》刘红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020204)金融学
(101)政治
(201)英语
(303)数学三
(861)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微、宏观部分)第三版高鸿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上述观点转自天涯问答的一位网友(很好很大)。
了解更多:信管人网站(
www.beilian123.com
)
青橄榄以上,就是青橄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适合考哪些研究生专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青橄榄:
www.zqrqgl.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