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解读 > 正文

四川大学比中山大学究竟差多少,尤其是在文科语言学方面

2024-10-14 09:08:53 | 青橄榄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44010558隶属于:教育部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51010610隶属于:教育部
四川大学比中山大学究竟差多少,尤其是在文科语言学方面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青橄榄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四川大学比中山大学究竟差多少,尤其是在文科语言学方面

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究竟差多少,尤其是在文科语言学方面

四川大学文科主要分语言,行政,经济 法学 管理大类,川大是我所知在四川院校最不挑学生的学校。07~09教育部学科排名
四川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第五名
历史学 第十名
法学 第十四名
理论经济学 第十一名
新闻传播学 第十三名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第十名
公共管理 第十四名

中山大学的文科
主要集中在人文学院,有中文、历史、哲学人类学四个系。其简介如下:
中国语言文学系是中山大学历史悠久的学系之一。1924年广东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创办之初,便设有中国文学系。1926年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1928年1月,文史科成立语言历史研究所,以研究学术、发展文化为宗旨,内设考古、语言、历史、民俗四学会。1935年春,文史研究所(原语言历史研究所)改组为文科研究所,设中国文学部和历史学部,同年9月招收研究生。1939年,中文系又称中国文学系。抗日战争时期,中文系师生迁至云南瀓江和广东坪石、梅县等地,在艰苦条件下继续办学。1946年,语言学系成立。1953年院系调整,中文系又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系与语言历史研究所、文科研究所、语言学系,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1954年,语言学系合并到北京大学,该系部分教师转入中文系。1958年,中文系增设新闻专业,次年,该专业并入暨南大学。1981年,中文系设立汉语培训中心,1992年,该中心并入外国语学院。多年来,中文系本科只设汉语言文学一个专业。
中文系人才荟萃,曾有许多著名学者在此任教。先后在本系任教的著名教授,早年有鲁迅、郭沫若、傅斯年、郁达夫、成仿吾、顾颉刚、钟敬文、赵元任、罗常培、陆侃如、冯沅君、王力、岑麒祥,晚近有容庚、商承祚、詹安泰、方孝岳、董每戡、王起、冼玉清、黄海章、楼栖等。这些著名学者为中文系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富于进取的创新精神,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突出的写作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以及一定的电脑应用能力。学生毕业后能从事高等院校或研究部门的教学、研究工作,新闻出版单位的记者编辑工作,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高级秘书等工作。
1994年12月,我系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2002年3月,经教育部专家组评估验收和高教司批准,本基地被评为优秀基地。2004年6月,经广东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和教育厅批准,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4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我系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本科教学。如加强对基础课教学的投入,改革基础课课程体系;认真编写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切实建设好一批省、校级重点课程。坚持固本培元,加强学生厚实的中国文化基础;同时,开设多种类型的选修课,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学生扎实的学术基础与开阔的学术视野。我系一贯坚持倡三风(自觉地学习、刻苦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抓三文(作文、古文、英文),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系长期在本科教学中实施“强化写作训练”和“全程导师制”计划,要求一年级学生写作百篇作文,二年级学生写作8篇读书报告,三年级学生写作学年论文和参加教学实习,四年级学生写作毕业论文。学生在学期间,其写作和学习活动,均有导师进行全面指导。这个计划已实施多年,颇有成效。我系的教学成果《强化写作训练,着眼提高素质》获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获,《抓好教学实习,培养综合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全程导师制》分别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目前,我系在校本科生达500多人。近年来,研究生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水准逐年提高。目前在校研究生已近400人,其中博士生160余人。
我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编教职工67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18人。我系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目前,我系为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现有8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招生),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以及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1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学术传统深厚,学术梯队整齐,是海内外公认的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及文体学的重要基地。中国戏曲史是本学科最具特色的研究方向,由王起、董每戡在20世纪50年代奠基,迄今已成为全国戏曲研究的中心。近年来,以该学科为主体完成的《全元戏曲》(十二卷),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2001年获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2002年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该学科还出版了一批研究古代戏曲、小说及诗文的专著,在学界有较大影响。古代诗文与诗文理论亦是本学科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在文体学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一是古文字研究方向,研究对象包括甲骨文、战国秦汉文字及相关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问题;二是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究方向,研究对象包括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训诂等方面;三是现代汉语研究方向。该学科在研究成果、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该学科出版的《金文编》、《长沙楚帛书文字编》、《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唐钰明卷》等著作,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民间文学三个研究方向,该学科致力于打通现当代文学的时限、海内外文学的地限,文学和文化的界限,具有创新意义。该学科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1903——前夜的涌动》等著作,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文艺学学科包括文艺理论与批评、美学、文艺美学等研究方向,已经取得一批富有特色的成果。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语言学理论和应用语言学。该学科在方言学、汉语语法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西文学/文化批评理论比较研究,尤其关注妇女、性别与文化再现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中国古典文献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元明清文献和岭南文献。该学科在元明清戏曲、小说、诗文的整理与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显著特色。民俗学学科是与人类学系共同建设的博士点学科。该学科继承了中山大学民俗学研究的优良传统而又进行了创新,在学科建设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该学科整理出版的《中山大学典藏民俗学丛书》,让海内外学界得以重新全面审视中国民俗学最早生成时的勃勃生机。
近年来,我系大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已与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和香港多所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制度,并与高雄中山大学中文系开展定期的学术交流。
中山大学历史系成立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最早设立的学系之一。建系初期,傅斯年、顾颉刚等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曾在本系任教。1952年,与岭南大学历史系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历史系。陈寅恪、岑仲勉、梁方仲、刘节等中国近代历史学的开拓者们奠定了中山大学历史系的优良学术传统。

中山大学历史学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本系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分别开设了历史学科各门基础课程;在学术研究方面,中山大学历史系设立了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孙中山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艺术史研究中心、敦煌学研究室、明清经济史研究室、国际关系史研究室、亚洲史研究室、校史研究室等专门研究机构,其中,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传统中国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中国近现代史、宗教文化史、中外关系史、国际关系史等学科有着较强的优势,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本系具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是国家设立的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历史学专业本科生,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中外关系史、国际关系史、中国社会经济史)、世界史、历史人类学等专业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本系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史广东省重点学科。作为国家建设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历史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本系有着比较完善的教学科研条件,拥有藏书15万册的图书资料室、电子阅览室房、多功能讲学厅、多媒体教室和多间小型学术会议室等,配备有100多台计算机,建设了将教师、研究生和有关办公室所用电脑连为一体的局域网,拥有专门的因特网服务器,通过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目前正在建立数字化的历史研究文献资料中心。
本系与海内外学术界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每年有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应邀前来讲学或从事研究,本系也有多位教师被邀请到海外访问和交流,美国耶鲁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大学的学者曾先后与本系教师开展各种课题的合作研究。目前受聘为本系客座教授,并为本系学生和研究生开设课程的知名学者,有日本东京大学滨下武志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科大卫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朱鸿林教授等。

中山大学哲学系概况
中山大学哲学系,建立于1924年,为中山大学创建之初最早培植的学系之一。著名学者冯友兰、李达、吴康、朱谦之、周辅成、罗克汀、马采等都曾为她的成长浇灌了血汗。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撤消建制。1960年,中山大学哲学系复办,杨荣国、刘嵘、李锦全、胡景钊、林铭钧、章海山、黎红雷先后担任系主任。 复系40多年以来,中山大学哲学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系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哲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具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可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等学科点的博士与硕士,拥有 “国家重点学科”2个, “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 我系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得风气之先,近年来在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方面迈出了较大的步伐。我系明确提出"培养人类哲学精神的承担者与体现者"的目标;在本科层次,形成了以"基础哲学"、"专题哲学"、"领域哲学""应用哲学"为框架的新的课程体系;在研究生层次,实行“硕博连读”制度,强调学术传承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我系十分重视学生的基础训练,专门聘请海外学者,为本科生开设全英文专业课,为研究生分别开设巴利文、梵文、希腊文、希伯莱文课程,为学术研究奠定扎实的文献基础。 我系充分发挥国家哲学基地的辐射作用。在校外,积极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哲学问题,努力成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辐射源、各行业领导人才的培养点、决策管理的思想库;在校内,通过"读书-征文-选修-副修-双学位"等途径,对全校非哲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哲学素质培养。10年来,我系坚持平均每周举行一次以上的哲学学术讲座,在校园内营造出十分浓厚的哲学氛围。 数十年来,我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活跃于国内外学术领域中的知名学者、一批又一批活跃在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的领导人才,被誉为“思想家、政治家、宣传家、企业家的摇篮”。目前,全系师生秉承中山先生手订“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以及本系“尊德问学”的系风,继往开来,团结奋进,正在为把中山大学哲学系办成国内外著名的一流大学哲学系而奋斗!

1979年,梁钊韬开始筹建人类学系工作,他设置了专业方案、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师队伍以及建系的论证报告。经过多方奔走,1981年春,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山大学建立人类学系,本科设置民族学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设置文化人类学专业。系主任为梁钊韬,容观夐和李松生任系副主任。1981年秋季正式招生,两专业各16人。1981年,梁钊韬被国家授为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自此,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成为国内人类学唯一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个教育层次的办学单位。1985年增设文化人类学研究室。梁钊韬之后,冯家骏、黄淑娉继及苏建灵先后担任系主任,其后陈运飘担任代系主任。1987年教育部批准在原文物馆的基础上建立"人类学博物馆",1998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在英德建立"人类学系教学实习基地"。
2000年,周大鸣教授被任命为人类学系系主任。这一阶段,人类学系对内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外加强与系友和相关单位的联系,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了本系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我系在对外交往中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在三个层次上开展了相关工作。首先是加强与省内地方部门的联系,例如与广东省民族学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药学院、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中山大学法医学系、深圳市博物馆和中山市博物馆等单位的定期联系。其次是与国内的诸多科研机构的联系,例如加强与国家民委和国家文物局的联系,保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学术对话。通过这些联系,提升了我系在国内学术界的发言权和学术影响力。再次是国际联系,我们依托教师个人交往优势,以本系为实体,同时鼓励教师到境外进修或访问。
人类学系积极组织和参与国际和国内的学术会议,提高了学术地位。例如1999年12月我系举办“庆贺容观夐教授从教50周年暨族群与族群关系学术研讨会”。2000年我系与国家民委等单位合作,在北京成功举行了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中期会议。2001年12月,“21世纪都市可持续发展暨纪念中国人类学百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我系为会议最主要的主办单位。2002年8月,我系举办“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讨论会”。2004年12月,我系举办“河流与文明学术讨论会暨全国高校考古文博专业科研教学工作交流会。2004年12月,我系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城市考古学术讨论会”。2005年3月~7月,我系与历史系共同承办“广州市文博干部高级研修班”。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系坚持引进人才与在职学习并举。引进人才时比较注意学校的来源,针对各校的学科优势,择优录取有能力有潜力的科研人员。在学科建设方面,逐渐完善学科设置,我系现已完成教学研究改革工作,新成立了四个教学与研究室,即人类学教研室、民族学教研室、考古学教研室和民俗学教研室。我系招收人类学和考古学两个本科专业,现有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和民族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系制定了“加强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以科研带动学科发展”的科研战略。积极开拓渠道寻求科研课题,例如在积极申报国家、教育部和省市科研项目的同时广泛争取横向课题。在考古学方面,积极与国家文物局,湖北重庆三峡文物办联系并获得研究课题,2005年9月,我系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签订“共建广东田野考古研究基地协议书”;在人类学方面,2004年我系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共建“凌云县教学研究基地”。2005年9月,与贵州各级政府合作,并在黔南三都县建立了“水书研究基地”,既解决了学生的田野实习问题,又扩展了教师的科研空间。我系还积极参与世界银行的咨询工作,并获得了一系列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课题。此外还争取国外的合作,如福特基金、露丝基金和哈佛燕京学社的相关课题。
获得奖励情况:几年来,我系教师获得了不同级别的学术奖励,例如刘文锁副教授获得2000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邓启耀教授获得2001年度“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陈华副教授获得2001年度“中国数字化教育高峰论坛”优秀奖;郑君雷副教授获得教育部2001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2001年度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周大鸣教授等获得“中山大学第四届教学成果奖”校级二等奖、“中山大学第五届教学成果奖”校级一等奖;黄淑娉教授获得2002年度“第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2002年度“中山大学杰出教师奖”并获“桐山奖励金”;刘昭瑞教授获得2002年度“第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何国强教授获得2003年度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20周年纪念奖;周大鸣教授和麻国庆教授入选教育部2004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周大鸣教授等获得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十百千工程”培养计划支持。周大鸣教授获得2004年度相山文科优秀中青年学者奖、2005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以及2005年度首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我系有7人获得“百人计划”引进人才资格。人类学系获2005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成果一等奖(集体奖)。
在学术研究平台建设方面,2000年,以人类学系为依托建立"中国族群研究中心"、"岭南考古研究中心",2001年我系与中文系合作建立"民俗学研究中心",与历史系合作建立"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2002人类学专业被国家评为重点学科。我系今后五年建设的主要目标,一是引进国内一流人才,加强前沿性课题研究,发挥该学科易于直接与国际对话的长处,把握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在全球一体化和中国都市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研究,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生态产业研究,民族文化、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等方面产生和国际接轨的成果;二是创建历史人类学重点学术研究基地,跨学科设计课题,多渠道申请研究经费,以基地为依托聚集人才,在港澳考古、珠江流域文明起源、近现代民族与地方经济、民俗文物学、东南亚大通道、民族宗教问题、边缘人群与极端信仰研究等方面出一批开拓性的学术成果。2004年8月,我系与历史系,中文系开始共同建设“985工程-民间文化遗产创新基地”。
人类学系复办至今(截至2006年4月),教职员工3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讲师6人,助教1人。党政管理人员(含流动编制)6人,有教师一人兼行政事务。 合同制人员3人。

四川大学比中山大学究竟差多少,尤其是在文科语言学方面

西北民族大学怎么样?

直属于国家民委,是新中国第一所民族类高等院校,是唯一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高校,1950年建校。作为西北民族大学的一名学生,我想说的是,它现在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还有可以的是阿拉伯语土木工程、艺术专业有敦煌舞、美术,我们的少数民族语言语言博士专业很牛。
学校两个校区,本部在市区是研究生和博士生以及少数艺术专业,其他专业在榆中校区。
本部是十分古朴的古建筑,有些是苏联时期建的,十分清静。
榆中校区,有西北最大的图书馆、体育场,有九个还是十个食堂,一个教师食堂、五个大众食堂、四个清真食堂。榆中校区和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只有一墙之隔,民大与兰大的学术交流以及各种社会活动、社团活动经常相互帮助。
学校好老师也有,差老师也有,其实很多大学都一样,关键还是靠自己。学校排名在九百六十多所学校在两百多名,因为民族高校本来就排不前,中央民大也是一百零几名。
西北民族大学的学习风气还是不错的,在甘肃本省民大学生一直是以踏实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民大在老一辈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出当官的地方。虽然说民大在十年前名声不是很好,但现在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逐渐好起来了。有人说兰大出专家,民大出当官的。民大和兰大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兰大的学习专注于考研,民大专注于社交,也正是这样一些人认为民大学生不够踏实。其实在我看来,民大爱学习的还是很多,你很难想象公教楼每层都有成群的学生六点多就在那里背书,还有很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在教室、图书馆自习,图书馆的十点回寝室,教室的十一左右回来。
还有你可以想象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大晚上还有许多学生在路灯下读书。
学校的硬件设施在甘肃绝对是第一,虽然我们本部和兰大本部没法比,一个古朴一个现代。但我们榆中校区绝对是最好的。我们有西北标准宿舍,四人间,刷卡进门。每年领导视察都要看看我们的标准宿舍。
大家可能对甘肃、兰州、西北,有一些陌生和误解。兰大和民大一样都是因为地处西北所以一直有很多人对兰州的大学有偏见。其实,如果你可以试试。很多人说如果民大放到西安去可能的话我们都考不上了。的确一个大学所处的地区对它的影响是很大的。
但我想说的是,兰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绝对不缺水,而且有黄河足够我们喝。
还有就是我们学校是兰州最早提供暖气的学校,而且是最暖的。
南方人来或许会说不适应,其实说实话应该不会,反倒是南方人来了兰州之后回到南方反倒不适应了。其他就不多说了你,西北民族大学怎么样的话题在很久以前就谈起,到现在一直在贴吧、论坛到处还在继续。网络这是一个好坏都存在的地方,所以还是应该自己判断。对了,最近看到,保送澳门大学的合作中114所大学西北民大在90多名,很多211、985都没有分,所以要相信我们学校。如果你的成绩只是二本而且不想复读,那就考虑考虑我们学校吧。
学校的保研、考研、考公务员的占绝大多数。像社会学考研率全校第,高达百分之九十多。很多保送到像北师大、上海大学、社科院等等。学校注重培养学习与交际并行的学生。建议大一多参加一些活动,而且不要去担心会影响学习,我们很多在校学生会和院学生会的都是年级前几名。
其他就不多说了,正如朱光潜大师说的,慢慢走、慢慢看。希望大家能够在厚厚的学校单中,慢慢走、慢慢看,不要错过了西北民大这一处漂亮的风景线........

四川大学比中山大学究竟差多少,尤其是在文科语言学方面青橄榄

考研都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择

青橄榄(https://www.zqrqgl.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考研都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择的相关内容。

考研可以选择的专业有:
01 哲学
0101 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
020204 金融学
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0251 金融 ★
0252 应用统计 ★
0253 税务
0254 国际商务
0255 保险
0256 资产评估
0257 审计
0270 统计学
03 法学
0301 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9 国际法学
030110 军事法学
0302 政治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4 中共党史
030206 国际政治
030207 国际关系
030208 外交学
0303 社会学
030301 社会学
030302 人口学
030303 人类学
030304 民俗学
0304 民族学
030401 民族学
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
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0306 公安学
0351 法律 ★
035101 法律硕士(非法学)
035102 法律硕士(法学)
0352 社会工作
0353 警务 ★
04 教育学
0401 教育学
040101 教育学原理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040103 教育史
040104 比较教育学
040105 学前教育
040106 高等教育学
040107 成人教育学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040109 特殊教育
040110 教育技术学
040111 教育法学
0402 心理学
040201 基础心理学
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0203 应用心理学
0403 体育学
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
0451 教育 ★
045101 教育管理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045104 学科教学(数学)
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
045106 学科教学(化学
045107 学科教学(生物)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045110 学科教学(地理)
045111 学科教学(音乐)
045112 学科教学(体育)
045113 学科教学(美术)
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
045115 小学教育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045117 科学与技术教育
045118 学前教育
045119 特殊教育
0452 体育 ★
045201 体育教学
045202 运动训练
045203 竞赛组织
045204 社会体育指导
0453 汉语国际教育
0454 应用心理 ★
05 文学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050101 文艺学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
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3 新闻传播学
050301 新闻学
050302 传播学
0551 翻译
055101 英语笔译
055102 英语口译
055103 俄语笔译
055104 俄语口译
055105 日语笔译
055106 日语口译
055107 法语笔译
055108 法语口译
055109 德语笔译
055110 德语口译
055111 朝鲜语笔译
055112 朝鲜语口译
0552 新闻与传播 ★
0553 出版 ★
06 历史学
0601 考古学
0602 中国史
0603 世界史
0651 文物与博物馆 ★
07 理学
0701 数学
070101 基础数学
070102 计算数学
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70104 应用数学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
0702 物理学
070201 理论物理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
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70206 声学
070207 光学
070208 无线电物理
0703 化学
070301 无机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704 天文学
070401 天体物理
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0705 地理学
070501 自然地理学
070502 人文地理学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6 大气科学
070601 气象学
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707 海洋科学
070701 物理海洋学
070702 海洋化学
070703 海洋生物学
070704 海洋地质
0708 地球物理学
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
070802 空间物理学
0709 地质学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0902 地球化学
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070904 构造地质学
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
0710 生物学
071001 植物学
071002 动物学
071003 生理学
071004 水生生物学
071005 微生物学
071006 神经生物学
071007 遗传学
071008 发育生物学
071009 细胞生物学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011 生物物理学
0711 系统科学
071101 系统理论
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
0712 科学技术史
0713 生态学
0714 统计学
0771 心理学
077101 基础心理学
0771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77103 应用心理学
0772 力学
0772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077202 固体力学
077203 流体力学
077204 工程力学
0773 材料科学与工程
0772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77202 材料学
077203 材料加工工程
0774 电子科学与技术
077401 物理电子学
077402 电路与系统
0774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774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77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775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775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775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776 环境科学与工程
077601 环境科学
077602 环境工程
0777 生物医学工程
0778 基础医学
0778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077802 免疫学
077803 病原生物学
0778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077805 法医学
077806 放射医学
0779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0779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0779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0779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0779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077905 卫生毒理学
077906 军事预防医学
0780 药学
078001 药物化学
078002 药剂学
078003 生物学
078004 药物分析
0780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078006 药理学
0781 中药学
0782 医学技术
0783 护理学
08 工学
0801 力学
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080102 固体力学
080103 流体力学
080104 工程力学
0802 机械工程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04 车辆工程
0803 光学工程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 材料学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0806 治金工程
080601 治金物理化学
080602 钢铁冶金
080603 有色金属治金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01 工程热物理
080702 热能工程
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
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0808 电气工程
080801 电机与电器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1 物理电子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813 建筑学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
0814 土木工程
081401 岩土工程
081402 结构工程
081403 市政工程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0815 水利工程
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
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
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
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
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1 化学工程
081702 化学工艺
081703 生物化工
081704 应用化学
081705 工业催化
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
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081803 地质工程
0819 矿业工程
081901 采矿工程
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
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
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2001 油气井工程
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
082003 油气储运工程
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
082101 纺织工程
082102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082103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082104 服装设计与工程
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
082201 制浆造纸工程
082202 制糖工程
082203 发酵工程
082204 皮革化学与工程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
0824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082402 轮机工程
082403 水声工程
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82501 飞行器设计
08250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082503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082504 人机与环境工程
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
082601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082602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082603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082604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0827 核科学与技术
082701 核能科学与工程
082702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
082704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0828 农业工程
082801 农业机械化工程
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
082803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82804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0829 林业工程
082901 森林工程
082902 木材科学与技术
082903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001 环境科学
083002 环境工程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201 食品科学
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8320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833 城乡规划
0834 风景园林
0835 软件工程
0836 生物工程
0837 安全科学与工程
0838 公安技术
0851 建筑学 ★
0852 工程 ★
085201 机械工程
085202 光学工程
085203 仪器仪表工程
085204 材料工程
085205 冶金工程
085206 动力工程
085207 电气工程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085209 集成电路工程
085210 控制工程
085211 计算机技术
085212 软件工程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085214 水利工程
085215 测绘工程
085216 化学工程
085217 地质工程
085218 矿业工程
0852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5220 纺织工程
085221 轻工技术与工程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
085223 船舶与海洋工程
085224 安全工程
085225 兵器工程
085226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085227 农业工程
085228 林业工程
085229 环境工程
085230 生物医学工程
085231 食品工程
085232 航空工程
085233 航天工程
085234 车辆工程
085235 制药工程
085236 工业工程
085237 工业设计工程
085238 生物工程
085239 项目管理
085240 物流工程
0853 城市规划 ★
0870 科学技术史
0871 管理科学与工程
0872 设计学
09 农学
0901 作物学
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
0902 园艺
090201 果树学
090202 蔬菜学
090203 茶学
0903 农业资源利用
090301 土壤学
090302 植物营养学
0904 植物保护
090401 植物病理学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090403 农药学
0905 畜牧学
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090504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0906 兽医学
090601 基础兽医学
090602 预防兽医学
090603 临床兽医学
0907 林学
090701 林木遗传育种
090702 森林培育
090703 森林保护
090704 森林经理学
090705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09070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0908 水产
090801 水产养殖
090802 捕捞学
090803 渔业资源
0909 草学
0951 农业推广 ★
095101 作物
095102 园艺
095103 农业资源利用
095104 植物保护
095105 养殖
095106 草业
095107 林业
095108 渔业
095109 农业机械化
095110 农村与区域发展
095111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095112 农业信息化
095113 食品加工与安全
095114 设施农业
095115 种业
0952 兽医 ★
0953 风景园林 ★
0954 林业 ★
0970 科学技术史
0971 环境科学与工程
097101 环境科学
097102 环境工程
0972 食品科学与工程
097201 食品科学
097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097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9720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973 风景园林学
10 医学
1001 基础医学
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00102 免疫学
100103 病原生物学
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00105 法医学
100106 放射医学
1002 临床医学
100201 内科学
100202 儿科学
100203 老年医学
100204 神经病学
1002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
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100210 外科学
100211 妇产科学
100212 眼科学
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
100214 肿瘤学
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0216 运动医学
100217 麻醉学
100218 急诊医学
1003 口腔医学
100301 口腔基础医学
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
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1004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100405 卫生毒理学
100406 军事预防医学
1005 中医学
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
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
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
100504 方剂学
100505 中医诊断学
100506 中医内科学
100507 中医外科学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
100509 中医妇科学
100510 中医儿科学
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
100512 针灸推拿学
100513 民族医学
1006 中西医结合
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
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
1007 药学
100701 药物化学
100702 药剂学
100703 生药学
100704 药物分析学
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706 药理学
1008 中药学
1009 特种医学
1010 医学技术
1011 护理
1051 临床医学 ★
105101 内科学
105102 儿科学
105103 老年医学
105104 神经病学
1051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5106 皮肤病与性病学
1051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51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105109 外科学
105110 妇产科学
105111 眼科学
105112 耳鼻咽喉科学
105113 肿瘤学
105114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5115 运动医学
105116 麻醉学
105117 急诊医学
105118 中医内科学
105119 中医外科学
105120 中医骨伤科学
105121 中医妇科学
105122 中医儿科学
105123 中医五官科学
105124 针灸推拿
105125 民族医学
105126 中西医结合临床
1052 口腔医学 ★
1053 公共卫生 ★
1054 护理 ★
1055 药学 ★
1056 中药学 ★
1071 科学技术史
1072 生物医学工程
11 军事学
1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
110101 军事思想
110102 军事历史
1102 战略学
110201 军事战略学
110202 战争动员学
1103 战役学
110301 联合战役学
110302 军种战役学
1104 战术学
110401 合同战术学
110402 兵种战术学
1105 军队指挥学
110501 作战指挥学
110502 军事运筹学
110503 军事通信学
110504 军事情报学
110505 密码学
1106 军制学
110601 军事组织编制学
110602 军队管理学
1107 军队政治工作学
1108 军事后勤学
1109 军事装备学
1110 军事训练学
1151 军事 ★
12 管理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2 工商管理
120201 会计学
120202 企业管理
120203 旅游管理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1203 农林经济管理
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
120302 林业经济管理
1204 公共管理
120401 行政管理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120404 社会保障
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
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120501 图书馆学
120502 情报学
120503 档案学
1251 工商管理 ★
1252 公共管理 ★
1253 会计
1254 旅游管理 ★
1255 图书情报 ★
1256 工程管理
13 艺术学
1301 艺术学理论
1302 音乐与舞蹈学
1303 戏剧与影视学
1304 美术学
1305 设计学
1351 艺术 ★
135101 音乐
135102 戏剧
135103 戏曲
135104 电影
135105 广播电视
135106 舞蹈
135107 美术
135108 艺术设计

以上就是青橄榄为大家带来的四川大学比中山大学究竟差多少,尤其是在文科语言学方面,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青橄榄:www.zqrqgl.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四川大学比中山大学究竟差多少,尤其是在文科语言学方面”相关推荐
辽宁大学专科学科历史分数线 辽宁大学研究生院历史专业报考要求,尤其是英语方面和录取线?
辽宁大学专科学科历史分数线 辽宁大学研究生院历史专业报考要求,尤其是英语方面和录取线?

辽宁大学研究生院历史专业报考要求,尤其是英语方面和录取线? 辽宁大学的历史毕业生的分数线是基于国家/地区的,通过310分后可以重新测试。 辽宁理工学院前身为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始建于1999年7月,初为国有民营,2003年12月被确认为民办本科院校,2014年5月转设为民办普通高等学校——辽宁理工学院。位于渤海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锦州市,是驻锦四所普通本科高校之一。 校园南邻女儿

2024-02-09 10:29:38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占地面积是多少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占地面积是多少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占地面积是多少 占地面积为: 792亩 院校地址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荔城大道500号 院校简介: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荔城大道500号,是2011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为川南高校联盟理事单位,由合江忠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兴建。2011年4月,以合江少岷职业技术学校为基础建立四川三河职业学院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批

2024-10-11 11:36:14
全国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校排名情况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未来就业方向如何
全国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校排名情况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未来就业方向如何

202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课程就业前景及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学习应用写作、少数民族语言听力、少数民族语言口语、少数民族语言阅读、少数民族语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创作等方面工作。202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有哪些中国少数

2023-05-19 04:22:19
中山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中山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中山大学2022年遥感研究生院招生分数线 中山大学2022年遥感研究生院招生分数线总分280分,单科(满分=100分)为50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为60分。 遥感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测绘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可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自主确定本单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相关复试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中山大学2022年研究

2024-02-15 09:13:54
四川音乐学院研究生分数线是多少?
四川音乐学院研究生分数线是多少?

四川省舞蹈联考成绩查询时间 2023四川舞蹈统考成绩查询时间为2023年1月31日16:00起,查询入口:www.sceea.cn。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考试院最新消息为准。 一、2023四川舞蹈统考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舞蹈类通知专业成绩: 成绩查询时间调整为2023年1月31日16:00起,考生可登录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网址:www.sceea.cn)查

2023-12-26 00:45:34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排名是怎样的?(国内语言类大学排名)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排名是怎样的?(国内语言类大学排名)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排名是怎样的? 评估等级排名: 1、A+类高校共2所,分别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2、A类高校共6所,分别是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 3、A-类高校共6所,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属文学门类(文学门类还有外国语言文学类和新闻传播学类两个一级学科),下设汉语

2024-08-10 22:06:38
中考分数线一般在出成绩后多久会出来,尤其是河南省的
中考分数线一般在出成绩后多久会出来,尤其是河南省的

中考分数线一般在出成绩后多久会出来,尤其是河南省的 河南省的中考分数线一般在8月份会出来。中考成绩出来以后,一般各个重点学校和普通中高中大会在两到三天以后出来录取分数线。 河南省考试查询中考分数的方法:第一步、首先搜索学信网选择官网网站进入。 第二步、选择红色方框中的“中等学校学生成绩”选项。 第三步、接着输入红色方框中相应信息进行查询。 第四步、这样就可以查询到中考每门的成

2024-09-24 23:08:45
国内语言文学专业排名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排名是怎样的?
国内语言文学专业排名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排名是怎样的?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排名是怎样的? 评估等级排名: 1、A+类高校共2所,分别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2、A类高校共6所,分别是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 3、A-类高校共6所,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属文学门类(文学门类还有外国语言文学类和新闻传播学类两个一级学科),下设汉语

2024-09-09 0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