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3 00:00:06 | 青橄榄
关于高考志愿怎样避免退档滑档如下:
做好以下这些步骤就不会滑档和退档了。比如2022年志愿填报先拿上2022年的位次,高考成绩一出来,位次就知道了,先对照2021年,2020年,2019年这三年的位次表,接着确定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确定报考的范围,确定大学和城市。
1、比较往年的高考投档录取表,一定要看每个学校的专业录取分数和位次近。
要看最低分,还要看平均分和最高分,比如考了一万位次,那把8000到9500左右的位次作为自己冲的学校和专业。当然,有目的性的,不要盲从,尤其是有调剂的身份,要做好专业被调剂的准备,而且被调剂的这个专业,这个是你能接受的。如果选择的这个学校里面有你不能接受的专业,那就不要报考这个学校。因为在综合稳的这个梯度里面有被调剂到,不能接收到这个专业的风险,所以就要舍掉这个学校。 青橄榄
稳的话,你就看位次一万到一万三四之间的学校专业。总之,把一万位次上下浮动20%的学校和专业参考,此时报考范围就基本确定。
2、开始筛选。
结合选科限制或文科理科学科优势,兴趣特长,职业规划,把不适合的自己的学校和专业直接把它去掉。新高考大概就剩下100来个学校加专业,老高考地区也就剩下几个适合自己的学校,您的志愿报考名单基本上就确定好了。
3、仔细研究报考指南,看看在本省有没有新增专业和新增招生的学校。
由于没有过往数据,有的人不敢报,有的人没有发现,所以往往头一年有捡漏的机会,但是,这个捡漏的机会一定要确定在对这个新增专业的了解上,并且自己能接受这个专业才可以这样操作,否则就不是捡漏,而是把自己推到坑里了。
4、设置合理的志愿梯度,做好冲稳保,尤其是保底和垫底一定要到位。
这是我们的底线,有了它,才能避免滑挡的风险。比如,位次是一万位次,保底的学校的专业尽量选择本省的学校,而这个学校的录取位次可以在两万到三万之间,这样做,就可以避免滑档。
5、调整志愿顺序。
把自己最喜欢的学校和最喜欢的专业放在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当中,按照喜欢到能接受这个专业的顺序来排。
6、最后一步,一定要仔细阅读填报的学校的招生章程。
看看有无专业招生条件的限制,比如身高,性别,色弱,色盲,外语等条件,如果不符合条件就会退档。做完以上的内容,你就可以填出一个优秀的志愿表了。
超过7万。
一、原因:
山东是高考大省,2023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达到了98万,众所周知,当地考生极擅长考试,成绩普遍都很好,能否被高校录取,需要看自己的名次。
新高考模式实行,山东高考是“3+3”模式,学生自由选科,但是,填报志愿就难了,许多专业都限制学科,传统理科组合,物理+化学+生物,学霸的选择,因专业选择基本不受限制,一些学生咬牙也选了。
除了受到招生规则的影响,也有一部分是考生自己的原因,有的家长不想让考生读民办高校,学费太高,承担不起,加上分数不占优势,考生就会滑档。
也有的考生专挑大热门专业,担心毕业找不到好工作,然后,不勾选服从调剂,同样会造成滑档,由于高考生人数众多,滑档人数超过7万,是有可能的。
二、滑档:
高考生的成绩超过了本科线,但是,填报的一本院校投档分数线太高,没有被提档,便会滑档到二本院校,若接连滑档,很有可能被专科院校录取。
怎么帮助滑档的考生:
一、提供支持和理解:
首先,要给予考生足够的支持和理解。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听取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心和支持。
二、建立目标和计划:
帮助考生制定明确的学习或工作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分阶段设定小目标,逐步实现,可以增加他们的信心和动力。
三、寻求帮助:
鼓励考生主动寻求帮助。这可以是与老师、同学、家人或专业辅导员交流,寻求建议和指导。
四、制定时间管理策略:
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时间管理策略,确保学习和休息的平衡。有效的时间规划可以减轻压力,提高效率。
以上数据来自搜狐网。
新高考96个志愿是:会滑档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高考改革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作为高考改革的一部分,新高考实施了填报志愿滑档的政策。简而言之,滑档就是指根据考生的实际分数情况,将其投档到合适的高校和专业,以尽可能满足考生的意愿和学科特长。
新高考的填报志愿滑档是基于考生的成绩和选择的专业进行的。考生的成绩在滑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一般来说,考生的分数越高,他们有更大的机会被自己选择的高校和专业录取。然而,在考生分数足够的情况下,他们的志愿选择也会影响最终的投档结果。
填报志愿滑档的过程中,一般会按照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操作。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高校和专业作为优先志愿。
如果考生分数达到优先志愿的录取线,那么他们就有较大的机会被录取;如果分数不够,系统会自动将考生滑动到次优志愿。这样,考生就有机会被录取到自己次优志愿的高校和专业。如果考生分数连次优志愿的录取线都不够,系统会继续滑动,直到找到适合考生分数的志愿。
填报志愿滑档的政策有利于保证高校与考生的双向选择。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兴趣,选择自己心仪的高校和专业作为优先志愿。即使在分数稍微不够的情况下,考生仍有机会被滑动到次优志愿或进入调剂环节,最终进入合适的高校和专业。同时,高校也可以根据考生的成绩和志愿进行录取,以确保录取的学生具备相应的实力和兴趣。
然而,填报志愿滑档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考生们分数与志愿的匹配程度影响滑档结果,一些考生可能会出现批次线下挂档、重复录取等情况,这给考生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其次,填报志愿滑档需要系统的计算和匹配,可能会增加录取工作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因此,对于教育部门和高校来说,需要精确评估和有效管理好滑档的实施。
新高考的填报志愿滑档的意义
新高考的填报志愿滑档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考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需求而设立的政策。该政策通过根据考生的成绩和志愿匹配情况,使得考生有更多机会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和专业。然而,滑档的实际操作需要充分考虑公平性、透明度和管理效率等因素,以确保高考录取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以上就是青橄榄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青橄榄。新高考志愿顺序影响录取吗?附新高考96个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对于很多家长和考生来说,临近高考志愿填报,但还是对于志愿填报的录取规则了解都不是特别透彻,经常有很多的问题,尤其是新高考省份的家长和考生,更觉得规则复杂,那么新高考志愿顺序影响录取吗?我就为大家解答,并带来新高考96个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一、 新高考 志愿 顺序影响 录取 吗? 目前我国不管是旧高考还是
山东新高考96个志愿录取规则山东96个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山东96个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根据山东省教育考试院关于“普通类96个专业平行志愿有无先后之分”的回答: 96个平行志愿在录取的时候,系统会对考生所填报的96个志愿依次进行检索,先检索第1志愿,符合条件就投档,不符合条件立即检索第2志愿,依此类推。系统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志愿并投档,后续志愿立即同时失效。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96个志愿中
山东新高考96个志愿如何分配志愿怎么填报 山东96个志愿填报技巧如果在志愿填报时能够填报96个志愿的话,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的“专业(类)+学校”的模式。以下就说说这种志愿填报模式该怎么填。 在这种模式下填报志愿时,考生们可以自由搭配学校和专业的组合,不用再跟以往一样要在同一个学校下填报几个专业。并且这96个志愿并不需要全部填完,各位同学还是需要根据自身选择填报数量。 同学们可以将不同学
报志愿96个都必须报吗 96志愿不需要全部报满。96个专业志愿是考生可以填报志愿的最大数,并非每个考生每次填报志愿都必须填满96个志愿。但是建议最好尽量填报,最起码要保证选择5个“冲一冲”的志愿,和5个“保底”的志愿。 新高考96个志愿填报方法: 1、同学们可以将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同时填报,如要想要填报学校A的专业1和学校B的专业2,则需要在新高考填报平行志愿时填写为“专业1+学
山东省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山东省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如下: 普通类: 普通类分为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三个录取批次。 根据考生夏季高考总成绩,按照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1.2划定普通类一段线,按照普通类本、专科招生计划总数和生源情况划定普通类二段线,作为考生参与录取的最低控制线,按照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0.5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艺术类: 艺术类分为本
高考志愿“滑档”是什么意思?怎么办? 滑档"是指高考志愿被录取学校拒绝或未能达到自己期望的情况。如果遇到志愿滑档,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接受现实:首先要接受自己的志愿未能如愿的事实。虽然可能会感到失望或沮丧,但不要过于自责或消极。志愿滑档是常见的情况,很多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2.重新评估情况:回顾自己的成绩、兴趣和目标,重新评估自己的学业和职业规划。考虑自己真正想要的专业和学校,
山东96个志愿怎么排序 山东96个志愿排序如下: 山东新高考96个志愿实行的都是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类)加学校”为1个志愿,设1次集中填报志愿和1次征集志愿。一般来说新高考96个志愿最好是按照冲稳保的顺序进行排序。 而冲稳保院校的选择有以下三种比例: 冲稳保的比例为3:3:3,冲的志愿填32个,稳的志愿填32个,保的志愿填32个;冲稳保
新高考志愿没有调剂选项是不是就不会滑档? 答案是肯定的。不只是新高考会出现这种情况,每年都会出现。一但发生退档,就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次的录取。考生上了学校调档线后,由于学校可按规定适当扩大比例调档,多出部分的考生档案要被退回。 被退档的原因可能有: 一、成绩较低 1、总分较低,在投档考生中排名靠后,学校计划录取满额; 2、相关科目成绩较低,虽然总分不低,也可能落榜。有的考生选报
2023-10-17 01:23:38
2023-09-22 03:27:47
2023-11-19 11:54:20
2024-01-06 04:38:42
2023-08-26 08:40:15
2023-09-08 07: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