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1 03:44:36 | 青橄榄
南京医科大学既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介绍
南京医科大学是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333工程”培训基地,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
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六年制医药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
截至2021年5月,学校建有江宁校区、五台校区以及康达学院连云港校区;设有19个学院(包含康达学院),开设25个本科专业;拥有25所附属医院和50多所教学医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4个、4个交叉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有在职教职工1800多人,学生总数为1.8万多人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共9所,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批建设的“985工程”高校总计39所。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2月,学校设有19个学院(包括1个独立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25个本科专业,2个本硕博一贯制专业方向、3个“5+3”本硕一体化专业方向。
专业设置
五年制预防医学、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儿科医学)、五年制临床药学、五年制口腔医学、五年制基础医学、四年制应用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四年制英语、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四年制药学、四年制眼视光学、四年制卫生检验与检疫、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四年制生物信息学、四年制康复治疗学、四年制护理学、四年制公共事业管理(医药贸易与管理)、儿科学、四年制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七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临床病理诊断学)、七年制临床医学(儿科医学)、七年制口腔医学、六年制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与法学)、六年制法医学(医学司法鉴定)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校本部有在职教职工1800多人,其中学校编制专任教师945人。有教授218人、副教授280人,有博士生导师752人、硕士生导师2312人。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苏特聘教授3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并聘请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3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工程、人文医学、健康政策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学位授权点已覆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三期)、2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
特色学科及专业
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药理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7月,学校已建成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成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建高校教学实验室、有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主编6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学校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得到8年最长认证周期。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医学类本科招生录取分数线连续11年位居省属院校第一位,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9月,被确定为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拥有医学模拟教育中心(MSC)和自主学习中心以及江苏省医药动物实验基地,建有江苏省唯一的省级卫生政策智库健康江苏研究院以及省内唯一的转化医学研究机构江苏省转化医学研究院。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7月,“十二五”以来,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承担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近百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国家级成果奖5项,累计以通讯作者单位发表SCI收录论文13990篇,论文数量、论文平均影响因子逐年增长。2019年,学校获得29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数连续6年位居独立设置医科大学第1位。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学术资源
截至2019年7月,学校主办有11种学术期刊。
图书馆藏
根据2015年1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馆藏书刊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生物学为收藏重点,同时收藏化学、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管理学、社会科学及文艺类书刊等。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95万余册,数据库62个,中、外文电子图书156万余册,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约38000余种。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7月,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医学院校或科研机构(包括美国代顿大学、美国圣约瑟夫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西班牙的CTO医学培训中心、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等)建立了双边合作、学术交流关系。学校于2002年恢复招收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学校有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800多人。
大四狗前来回答一波。
广西大学在全国的211大学中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因为每个省必须有一所211大学,广西大学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综合学科大学中最好的,所以成为全省唯一一所211大学。这跟广西本身不太发达的经济环境和教育有一定关系,其实广西的非综合性大学中广西医科大学是一所专业实力非常优秀的大学,但是因为他本身不具备211综合性大学的条件,所以还只是双非学校。
但是广西大学作为全省唯一一所211大学,教育资源的倾斜程度还是很大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广西大学的土木工程被评为双一流学科,这是对西大学科专业实力的一大肯定。土木工程作为西大的王牌专业,师资力量非常强大,生源也很好,这里就不做数据的罗列了,每年获各类奖项的优秀同学层出不穷,研究生保送的院校也是985大学中的强势院校,作为土木学院的一员,身边确实是看到很多优秀的同学(比如拒绝保送清华、北大的牛人,他最后选择了中科院,神人)。所以,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西大土木工程学院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平台了,本身有硕士点和博士点,想要有更好的发展,要靠自己努力,毕竟有很多出色的前辈在先,证明这个平台的优秀,不要一味人云亦云。
这里提一下,西大校园环境优美。之前进行了新的一版校园规划,由何镜堂团队(著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家、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着手规划,目前大部分建设已经完成,新来的同学可以直接享受成果啊(平常不常拍照)。
大四老狗忍受了一年的灰尘、、、这版校园规划争议较大,但是有一点,划重点!!!图书馆二期!!学习的天堂!西大这些年一直被其他同学诟病的一点是学风懒散,答主对这点感受不强烈,身边同学都比较自律,因为课程作业压力很大,经常泡在图书馆。但是有一点,这个图书馆二期绝对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每次去自行车都停满了,上座率很高),硬件非常给力,环境良好,2018年11月,图书馆南楼正式对读者开放。目前,图书馆南北楼建筑面积总计63106平方米,阅览座位6634个。简直奢侈~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总算是有一点安慰,一句话,图书馆完美。
答主在西大4年了,算是老人了,从之前高考填报志愿时的不太情愿,到现在明白了,大学是一个平台,要珍惜西大这个平台,优秀的同学能够在西大走向更好的未来,那你就不要居高临下的抱怨,平常总是调侃西大,但事实上,西大确实还可以,完全可以满足你想去更好平台的要求了。
湖南医药学院专业分数线如下:
1、湖南医药学院(本科)2022年在湖南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为480分,录取位次38350。其中药学492分,针灸推拿学486分,医学检验技术485分
2、湖南医药学院(专科)2022年在湖南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为422分,录取位次154078。其中医学影像学479分,临床医学474分,中药学457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口腔医学专业,最低为505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物理类专业。
青橄榄
拓展资料:
湖南医药学院,坐落于湖南省怀化市,是一所国家公办的全日制普通医学本科院校,直属湖南省教育厅,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肇始于1912年,前身为留美归国、著名医学教育家颜福庆先生创立的长沙红十字会看护训练所,1924年正式建立长沙仁术护病学校。
1961年从长沙搬迁至安江建立黔阳地区卫生学校,1984年搬迁至怀化并更名为怀化地区卫生学校。2000年升格为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湖南医药学院。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2个校区,占地面积94.5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23.9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237.86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8.42万册、电子图书94.64万册;
设有14个二级教学机构,2所直属附属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开设19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大学生12164人,其中本科生11610人;有教职员工4588人(含2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校本部723人,专任教师453人。
以上就是青橄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南京医科大学是985院校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几本?在全国排名第几?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几本?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是几流大学?值得上吗?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的王牌专业是什么……想必大家在报考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之前,都怀有这一系列的疑问。 本文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整理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的招生批次、办学层次以及在全国的排名及认可度怎么样等信息,带领大家全方位了解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这所学
南京医科大学分数线 南京医科大学2022年在江苏录取最低分为557分,在安徽最低分为593分,在河北最低分为623分。 根据南京医科大学招生官网可知,南京医科大学2022年在江苏录取最低分为557分,在安徽最低分为593分,在河北最低分为623分。 南京医科大学(NanjingMedical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苏省人民
南京医科大学2022各专业分数线 2022年南京医科大学录取分数线: 一、南京医科大学2022录取分数线(在本省) 南京医科大学2022年在江苏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物理类623分、历史类542分。 南京医科大学2022年在江苏省(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提前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602分。 二、南京医科大学2022录取分数线(在外省市) 1、在河北省(普
南医大天元班分数线 南医大天元班分数线介绍如下: 623分。医学类院校及专业的投档线继续提升,南大医学类专业录取线为638分,南京医科大学天元班最低投档分623分,录取159人。 南医大分数线2022如下: 1、南京医科大学2022年在江苏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物理类623分、历史类542分。 2、南京医科大学2022年在江苏省(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提前批)最
医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医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各学校分数线及简介如下: 1、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学制八年2022年本地录取分数线为688分。 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与中国医学科学院
2023南京医科大学各专业录取 2023南京医科大学各专业录取线如下: 2023年,南京医科大学各专业录取线还未公布,参考2022年南京医科大学(本科)在河北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为623分,录取位次3705。其中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临床医学专业,最低为623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物理类专业。 南京医科大学简介: 南京医科大学,简称“南医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苏高水平大
2023南京医科大学各专业录取 2023南京医科大学各专业录取线如下: 2023年,南京医科大学各专业录取线还未公布,参考2022年南京医科大学(本科)在河北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为623分,录取位次3705。其中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临床医学专业,最低为623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物理类专业。 南京医科大学简介: 南京医科大学,简称“南医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苏高水平大
青岛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该大学2023年在青岛综合类最低录取分为521分。 根据查询中国教育在线官网得知,青岛大学医学院在青岛2023年综合类为本科一批次最低分录取分为521分。最低位次为106146位, 青岛大学医学院在青岛2023年中腔医学591分,临床医学591分,临床医学584分。 华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325分。根据华西医科大学官网信息显示,该学校2023年
2023-12-21 13:49:25
2024-01-01 04:13:45
2023-12-20 12:27:07
2023-11-19 11:54:20
2023-09-08 16:46:21
2023-11-13 18: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