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5 10:31:32 | 青橄榄
2023年山东高考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
一、语文
高考语文科考查要求:
1、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2、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3、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二、数学
考试的能力要求包括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其中,推理论证能力指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数学命题的真实性;创新意识指能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考生在复习备考中,仍要认真研究历年的高考真题,特别是文科数学的六大主干知识,“零距离”地感受高考题的命题导向、命题意图以及评分标准;在综合模拟题的训练中穿插领悟,静心思考,反复感悟,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训练,以争取在主干知识的交汇处进行复习提升。
三、英语
测试考生的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侧重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考生应在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到达相应水平要求。要求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对话和独白。要求考生读懂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的简短文章。
截至2022年,已有21省市分4批分别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省份名单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什么是新高考
1、有三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有两门限选科目,分别为物理、历史;有4门任选科目,包括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2、考生需要考三门必考科目,在两门限选科目中选择一门,4门任选科目中选择两门;
3、语文数学外语每一门满分150分,其余每门满分100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的分数计入总分,任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的方法,将分数折算后加入到总分。
新高考改革方案介绍:根据目前已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来看,大体上分为两种形式,即“3+3”以及“3+1+2”的模式。但在这两种模式之下,针对考试科目的选择与搭配,各省市又有不同的要求,并由此衍生出数十种排列组合方式可供大家选择。
一、第一批新高考省份(2个)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二、第二批新高考省份(4个)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青橄榄
附:3+3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
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三、第三批新高考省份(8个)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本次第三批改革8省市与此前第一批、第二批改革的省份主要差异是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2选1,因为物理是高校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如果不选物理,大学理科专业将很难学进去甚至无从下手;如果不选历史,大学文科专业同样如此。
四、第四批新高考省份(7个)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附: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高考总分750分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新在哪
选科模式
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大变化就是选科,传统高考以数理化、政史地划分文理科目,考生只能在这两个组合种做出选择,但是新高考改革采取“3+1+2”的选科组合,考生可以在选定物理或者历史的条件下自由选择另外两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12种组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擅长科目做搭配。
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传统高考录取依据为高考成绩,但是新高考改革则依据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 统一高考成绩:就是指3+1+2的考试成绩,前面3是语文数学外语,后面是考生选择物理或者历史以及其他选考科目。 选考成绩:相当于高考,考试时间初步定在6月份。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部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体育成绩等)、艺术素养(艺术特长发展等)和社会实践。
赋分机制,排名竞争 新高考”3+1+2“模式分值计算: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制定的等级赋分方案五等级一分一档制度,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的原始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比例约为15%,35%,35%,13%,2%,最低赋分为30分,最高100分。也就是说,考生即使交白卷,按照名次也有30分的成绩。
山东高考缴费时间 山东高考缴费时间介绍如下: 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分为网上填报信息、网上资格审核、网上确认并缴费等3个阶段。 (一)山东春季高考。 填报信息:2023年11月9日至15日(每天9:00—18:00)。报考“3+4”转段考生及“3+4”转段兼报春季高考考生也须在上述时间完成填报。 资格审核:2023年11月16日至30日。 确认缴费:2023
2024广东高考报名时间 2024广东高考报名时间介绍如下: 2024广东高考报名工作将于2023年11月1日至10日进行。 全国统一高考报名时间一般都是在每年的11-12月份,每年高考报名时间都是都是差不多的,有些省份可能是在11-12月份才开始报名,但是有些省份可能9月份就已经开始报名了,还有部分省份是10月份报名的。 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在学籍所在地报考,高考报名点一般为
2024年高考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春季高考报名时间介绍如下: 2024年春考报名时间:2023年11月9日至15日(每天9:00—18:00)。 2023年11月—12月:报名阶段。 春考填报信息:11月9日至15日(每天9:00—18:00)春考资格审核:11月16日至30日,具体时间由各市或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确定。 考试报名缴费:12月1日至5日(每天9:0
2024年安徽高考报名时间? 安徽2024年高考报名时间为2023年10月下旬。 1、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在学籍所在地报考,高考报名点一般为所读的中学。往届毕业生和高中阶段户籍从外省迁入的应届生在户籍所在地报考,高考报名点一般为本人户⼝所在的县(市、区)招生办公室。 2、网上预报名。网上预报名期间,考生通过考生号及初始密码登录普通高考报名系统。网上报名时,考生须认真阅读报考须知,签订
2024年高考补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2024高考补报名时间:12月19日至20日。 高考报名是中国学生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标志着他们即将迎来人生的一场重要考试,决定着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以下是关于高考报名的一些重要信息和建议。 1.报名时间和程序: 高考报名的时间通常在每年的1月份,具体时间会因地区而有所差异。学生需要提前了解当地招生考试委员会的相关通知,掌握报名的具
春季高考时间 春季高考 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一月初。 春季高考是为缓解夏季高考时学生压力,给考生更多的接受 高等教育 机会的一次高考。春季高考比起夏季高考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它给了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同时也给了高考生更多的选择权,考生可以既参加春季高考又参加夏季高考,但是在春季高考中被录取的学生不得参加夏季高考。不过春季高考并没有在全国实行,只是在部分地区实行,有些地区甚至施行过后因为各种原
2024春季高考报名时间 2024春季高考报名时间:2023年11月9日至15日(每天9:00—18:00)。 中国的春季高考是指在每年的春季(一般在6月)举行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它是中国传统的高考制度之一,与每年的普通高考(夏季高考)并称为中国的两大高考。 一、背景和意义: 补充普通高考:春季高考通常在普通高考之后举行,为那些未能在普通高考中达到理想成绩或未能参加
2024春季高考报名时间 2024春季高考报名时间:2023年11月9日至15日(每天9:00—18:00)。 中国的春季高考是指在每年的春季(一般在6月)举行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它是中国传统的高考制度之一,与每年的普通高考(夏季高考)并称为中国的两大高考。 一、背景和意义: 补充普通高考:春季高考通常在普通高考之后举行,为那些未能在普通高考中达到理想成绩或未能参加
2023-09-08 16:46:21
2023-09-19 14:35:17
2023-09-16 06:50:13
2023-07-30 15:22:08
2023-10-15 05:05:24
2023-09-21 19: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