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0 21:53:39 | 青橄榄
青海大学考研分数线如下:
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51,最高录取分数线为360分。 青橄榄
青海大学专业复试分数线介绍:
1、各招生学院参照《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类考生分数线(下称国家分数线),结合学院和专业实际,自主划定专业复试分数线。
2、“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下称少骨生计划)为国家分数线。
3、“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计划(下称退役生计划)考生报考专业为专业学位类型,单科成绩达到30分、总分达到报考专业国家分数线的70%,且无缺考记录。
4、招生学院要综合考虑生源情况、招生计划、学科特点和复试考核工作需要等,确定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和复试比例,采取差额复试方式,复试比例一般不低于1:2:1。
青海大学简介:
青海大学(QinghaiUniversity)是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现任党委书记俞红贤、校长史元春,校训为“志比昆仑、学竞江河”。
学校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文革”初期被撤销。1971年恢复青海工农学院,设有工、农两大学科。1988年恢复青海大学。
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截至2022年,青海大学位列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第182名。
青海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2是537分~585分。下文是青海大学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具体情况。
1、口腔医学 :585分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75分
3、金融学: 572分
4、临床医学: 572分
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571分
6、自动化: 570分
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568分
8、经济学: 567分
9、机械电子工程:566分
1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66分
11、预防医学:564分
12、中医学:564分
13、环境工程:561分
14、新能源材料与器件:561分
15、针灸推拿学:560分
16、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工程师):560分
18、材料科学与工程:559分
19、中药学:559分
20、药学:559分
21、城乡规划:558分
22、生物工程:558分
23、工商管理类(含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专业):558分
24、生物技术:557分
25、林学:557分
26、生态学(高原生物菁英班):557分
27、能源化学工程:557分
28、测绘工程:557分
29、工程管理:557分
30、水利水电工程:557分
31、应用化学:557分
3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556分
33、土木工程:556分
3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556分
35、食品科学与工程:556分
36、动物医学:554分
37、农业资源与环境:554分
38、资源勘查工程:554分
39、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554分
40、环境生态工程:553分
41、环境科学:553分
42、草业科学:552分
43、化工与制药类(含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专业):552分
44、给排水科学与工程:552分
45、生物技术(高原生物菁英班):551分
46、植物保护:551分
47、动物科学:550分
48、地质工程:549分
49、园林:549分
50、植物生产类(含农学、园艺专业):546分
51、冶金工程:544分
52、护理学:537分
具体如下:
林学570分。
材料科学与工程573分。
草业科学(卓越草业师)574分。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574分。
食品科学与工程574分。
环境工程575分。
能源化学工程576 分。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卓越工程师)577分。
水利水电工程577分。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577分。
护理学578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582分。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582分。
城乡规划582分。
土木工程583分。
植物生产类584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84分。
生物技术586分。
金融学588分。
自动化588分。
环境生态工程589分。
预防医学589分。
工商管理类590分。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5372人(含附属医院3050人),专任教师1365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476人,占比达35%,硕士以上教师占比达86%;有 中国科学院院士 1人,双聘院士7人,双聘教授2人,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5人、青年项目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级人才22人,享受“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34人,获国家创新争先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 第三世界国家 科学院全球唯一基础医学奖等19人,全国及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30余人,省级优秀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0余人。
以上内容参考 官网——青海大学
以上就是青橄榄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青橄榄。2023-08-07 10:56:51
2023-09-19 14:35:17
2023-09-20 14:54:27
2023-09-15 18:05:02
2023-08-26 00:02:51
2023-09-17 13: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