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03:17:58 | 青橄榄
除辽宁、河北、湖北、湖南等2018年执行3+1+2新高考省份,以及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个执行3+3新高考省份外,2021年安徽、广西、吉林、黑龙江、江西、甘肃、贵州7个省份也进入新高考改革。此外,2022年6月27日,又有8个省份新高考改革方案落地,分别是四川、河南、云南、内蒙古、山西、陕西、青海、宁夏,2025年高考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1+2”模式。
新高考省份高一学生、家长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如何做好自主选科。从2022年秋入学的新高一起,四川、河南等八省区不再分文理科,执行3+1+2选科模式。大学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将发生很大改变,加剧了新高一学生和家长选科的难度。
学生和家长如何才能做好自主选科决策,本文结合高考志愿网专家多年为学生和家长进行自主选科、高考志愿规划咨询指导等经验基础上,总结出要想做好自主选科决策一定要做好如下几件事:
1、深入了解选科和等级赋分规则
与传统高考相比,新高考考试招生制度发生巨大变化,家长一定要对自主选科、等级赋分规则有深入了解。化学、生物、地理、政治等选科将执行等级赋分,学生和家长一定要了解全省范围内,各选考科目选考人数怎么样,哪些学科高分学生喜欢选、哪些学科低分学生喜欢选,这将直接影响学生高考时赋分高低。如果自己选考的科目高分学生选考多、低分学生选考少,那么赋分就非常容易变低,高考分数白白被压低、非常可惜。
2、一定要深入了解大学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大学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导文件建议,以及大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特色等要求,各个大学都会提出各自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如果学生高一选科时没有选择专业选科要求科目,那么学生就没有资格报考这个专业,所以在自主选科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大学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这里需要提示学生和家长的是,同一专业在不同大学的选考科目要求经常是不同的,学生不仅要了解招生专业的基本要求,还要了解自己的高考目标院校有没有特殊要求,否则非常容易出现不符合选考要求而无法报考的尴尬局面。例如,2021年高考,就有学生因为再选科目没有选考化学专业,不能报考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等理工科专业。
3、一定要明确学生未来报考的大学专业方向
近几年在给学生和家长做选科咨询指导时,经常看到很多学生对于都有哪些大学专业,以及大学专业学什么、未来能做什么、具备什么能力的学生适合等都不了解,学生没有明确的未来专业目标。这时很多学生会看哪些选科组合未来可以报考的专业范围广就选哪个组合,等确定了组合以后才发现这个组合学起来非常难,上课听不懂、学习和备考压力大,严重影响自己学习状态。
此外,也经常看到有的学生因为没有专业目标,选科时盲目决策,最后报志愿时发现自己高中所学知识与报考专业对学生能力、思维方式不是非常相符,这样也不利于学生学好大学专业。例如,有的学生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但是报考的专业是新闻学、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我们都知道报考这种文科专业,学生如果高中选择历史、政治,则相对更有利于学生大学专业学习。
4、一定要了解所在学校拟提供的选科组合
学生在选科时,还要提前了解自己所在学校能提供的自主选科组合有哪几种,目前看,很多高中不是提供全部选科组合,而是根据学校师资配置、学生特点等提供5-6个选科组合。如果学生自己想选择的组合学校不开设或者不能单独成班,学生就会遇到再换组合或者不得不走班的麻烦。
5、一定要了解各学科学习难度、对学生兴趣特点、思维方式等要求
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每个学科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学习难易程度、对学生能力要求也相差较大。例如物理和化学学科,学习难度大、对学生思维逻辑、归纳总结要求高。地理和生物学科相对来讲知识难度没有物理、化学大,但是知识点更加琐碎,对学生记忆能力、细节观察能力(如看地图)等要求更高。因此,学生和家长在做自主选科前,最好结合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MBTI职业性格测评等工具,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思维特点和学习风格偏好,这样可以更好的选择与学生兴趣、思维习惯、学习风格相匹配的选科组合,也会让学生高中学习更轻松。
2024年高考专业选科要求如下:
根据此前教育部要求,高校统一专业(类)在所有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选科要求应当一致。多省份进入“3+1+2“的新高考模式,2024年起高考不分文理。
选择性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
拓展资料:2024新高考科目分析:
1.物理+化学
2024年新高考共有20种选科组合,其中物理、化学两科的覆盖率是最高的,统计下来发现,曾经的“理科标准组合”物理+化学+生物覆盖率高达96%。这个组合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强,能选的专业多,从数据上来看,是考双一流大学的NO.1选择。
覆盖率其次的是物理+化学+历史,覆盖率也在95%以上,但是这个选择只适用于3+3新高考省份;3+1+2的考生可以选择物理+化学+地理,覆盖率也在95%以上。而物化组合里最低的物理+化学+政治覆盖率大概在90%左右。
2.化学比重大大提升
物化组合的提升和化学单科比重的提升有很大关系,比如历史学类中的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在2019年选科历史就行了,但在2021年,必选化学!这也让原本的3+1+2基本变成了3+2+1。
3.政治地位上升 青橄榄
在新的选科要求中,明确政治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类专业,必选政治,也因此,政治的覆盖率也有所提升。
在“3+1+2”首选历史的情况下,含政治的组合(史政地、史政生、史政化)专业覆盖率已经达到了前3名,在46%-47%上下。而且,必须注意的是,如果你家孩子想考公安院校,那么政治基本上就是必选的。
2024年新高考选科要求如下:
教育部要求同一高校相同专业在所有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需相同,各高校都是按照教育的选科指引进行选考科目要求编制。
科目要求的本科专业数量占本科专业总数的43.76%,含物理科目的占比为51.79%,含化学科目的占比为46.46%,含历史科目的占比为1.74%,含“物理+化学“科目的占比为45.98%。
可以看到相比以往选科要求,物理、化学2门均需选考才可以报的专业,权重占比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物理+化学“选科或成为理工类专业选择“常规标配“。另外政治学类、外交学、公安学类等专业需要必选政治。化学的权重有了非常大的提升,选考“物理+化学“,几乎包揽了热门专业。
新高考的介绍如下:
新高考选科是随着全国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在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地相继开始实行的高考政策,于2014年9月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其模式一般为“3+3“,取消文理组合,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与学生自主选科相对应,试点地区的高中开始全面推进“走班制“教学和特色化办学。2022年6月,四川、河南、云南、内蒙古、陕西、青海、宁夏新高考改革方案落地,2025年整体实施“3+1+2“模式。
取消文理科,实行”3+3“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统一高考成绩和自主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高校报宋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为高校在全国范围内的选科要求,并非所编报的专业招生当年都会安排招生计划。
以上就是青橄榄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青橄榄。2023-12-20 11:26:49
2023-10-19 05:12:58
2023-09-21 18:39:34
2023-09-27 22:44:26
2023-09-15 09:32:42
2023-09-27 21: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