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2024高考改革,我还要复读一年吗?相关的问题,今天,青橄榄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24年河南高考新政策
2024年起河南省高考取消文理科,采取“3+1+2”模式。河南高考“3+1+2”模式从2022年秋季新入学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什么是“3+1+2”模式
1、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1指的是:物理和历史,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选择一科,由各省自主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3、2指的是:考生从化学、生物、地理和政治四门科目中选两门,选考由各省命题,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将赋分后的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青橄榄
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即通常所说的“3+1+2”模式。
录取方式
选考要求方面,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科目中,分招生专业(或专业类)科学合理提出考生报考专业(类)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录取方式方面,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按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计划、分开划线、分别投档,分本科、专科两个阶段进行录取。除提前录取的批次外,考生志愿由“院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

2024年高考改革政策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一是优化招生项目范围。在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排球项目等)范围内,确定运动队招生项目和招生计划。重点安排群众基础好、普及程度高、竞技性强的体育项目。对于不具备相关师资、设备、场地等组队条件、学生入校后退队率超过20%的高校,以及非奥运会或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未设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生源严重不足且连续两年录取数为零的相关项目,不再安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建立完善招生高校和项目准入退出机制,原则上连续三届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没有学生参赛的项目,不再安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二是严格报考条件和资格审核。从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从2027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各地体育部门要加强对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的发放和管理。有关高校要加强对考生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的核验。对发现疑似有问题的证书,要商请相关体育部门予以进一步核查。
三是改进考试评价方式。采取“文化考试+专业测试”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方式。2024年起,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并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专业测试。
四是提高文化成绩要求。2024年起,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他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对于体育专业成绩突出、具有特殊培养潜质的考生,允许高校探索建立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机制。
五是完善招生录取机制。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录取学生中,高考文化课成绩不低于招生高校相关专业在生源省份录取分数线下20分的,可申请就读相应的普通专业;其余学生限定就读体育学类专业。
法律依据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 (四十二)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
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2024高考改革,我还要复读一年吗?
在当前社会,高考作为通往优质高等教育的道路之一,成为众多学子选择的主要途径。对于2023年没考好的同学而言,不少人可能会面临一个疑虑: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制度,是否还建议复读呢?那么,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根据现实情况和个人分析作出一些建议。
首先,面对新高考制度,我们需关注新政策带来的差异。新高考改革中明确提到“育人为本”,着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课程拓展至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多领域,因此,新高考制度与传统高考在内容和方向上将有较大差异。对于想要复读的考生来说,除了需要准备新高考测试范围外,还要清楚地认识到2024年高考形式将相应发生很大的变化,如选拔方式、评价标准、志愿填报等方面。
其次,要衡量自己真正的目标是什么。如果考生的目标是进入名牌大学或拿到某种特殊资助,那么取决于自己是否有信心和决心为之付出努力。复读一年,需要承受家庭、社会和个人心理方面的压力。如果考生自己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比较明确,心理素质较强,在重返高考这条道路上有坚定的信念,可以选择再次挑战高考。
再者,除了高考这一路径外,还有其他选择可以考虑。考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报考相关的专科、本科等职业教育及技术培训课程,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就业能力。此外,还可以关注国内外姊妹院校的交流项目,申请到海外名校学习。除了教育方向,还可以尝试自我学习,并通过实际工作来积累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实现与他人的竞争。总之,高考并非成才的唯一途径,考生要关注其他替代方案,并进行合适的选择。
最后,在角度转换之后,如果考生依然想要选择复读,那么如何应对新高考制度也至关重要。首先,逐步在传统学业基础上扩展新高考涉及领域,通过培训课程、网络学习等多元化方式,提高自身素质。其次,在预科知识掌握情况下,根据新高考内容,对应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例如,从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中锻炼能力。再次,密切关注新高考政策发布,了解选拔尺度、志愿填报等方面的变化,并进行实际操作的调整。
综上所述,面对2024年实施新高考制度,是否建议2023年未考好的考生选择复读,主要取决于考生个人的目标和心态,并结合实际分析适合自己的路径。在没有到达理想大学的过程中,希望每位考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勇往直前。
以上就是青橄榄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青橄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