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1 15:40:29 | 青橄榄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不是一本也不是二本学校,而是四川省的一所专科学校。四川体育职业学院改制前为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成立于1981年,是四川省体育局直属全额助学贷款事业单位(副厅级),承担着四川备战全国运动会的主要任务,是四川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培养和输送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主要学院原为天府之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成都,占地1005.63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四川省委组织核定全额筹资工作1359项,现有教职工520人,现有运动员590人。 其中,国家级教练9名,高级教练58名,一级教练72名。
一.发展历史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西南区体育会篮球队。 那年五月,党中央、毛主席决定在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篮球比赛。 主持西南区工作的邓小平、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此高度重视,从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等地选拔优秀大学生代表代表西南区参加比赛。 赛后,在贺龙元帅的关心下,西南区体育会篮球队于同年10月成立,这是我国第一支职业运动队。
一九五二年六月,毛主席把新中国体育工作的主题定为“发展体育,增强人民体质。 ”。 此后,全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西南区体育会篮球队体育项目和运动员逐渐增多,队伍也更名为“西南体训班”、“西南体育学院竞技指导科”、“成都体育学院竞技指导科”、“四川运动代表队”、“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 青橄榄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1978年国家体委提出了“优秀运动队向学校化过渡”的发展方向,积极倡导承担国家竞技体育主要任务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优秀运动队)学校化,提出了“竞技体系和教育体系相结合198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在四川省体育工作队基础上正式组建,隶属四川省体委(现“四川省体育局”),享受省属大学一级待遇,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等(专科 )学历体育专业人才开展“三小球”1986年,学院经国家教委批准开办成人高等学校(举办专科级成人高等教育)。 2018年3月4日,经省政府批准,学院正式改制为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学院发展进入新时期。
二.主要成果
诞生于新中国的成长初期,在共和国的奋斗历程中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持续成长。 西南区运动会篮球队成立以来,学院跨越了漫长的历史长河,走过了艰难的育人之路。 桃李芬芳,天下芬芳。 在“激情、奋斗、超越”校训精神的激励下,学院没有挥鞭,陆续取得了以四川人民为荣、以中国体育为荣、以中国体育为荣的成绩。 从这里走出来的许多运动员和教练先后获得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邓小平、贺龙、彭真、陈毅、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历届党和习近平
(一)筚路蓝缕( 1951-1981年)。
在邓小平、贺龙等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四川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此期间,学院培养的健儿们为四川竞技体育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开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川五虎将”汪平毅、叶春泉、黄福杨、兰海、张根铨享誉全国篮球界。 李白玉数百次打破了重量级和次重量级全国记录。 陈家全10秒百米赛跑全国记录足足保持了51年才被打破。 杨莹喜获得四川乒乓球首个世界冠军,宁小琳成为四川女子体操亚运会冠军之首,俞平同届全国运动会七次女子体操冠军金浦被誉为“亚洲青蛙王”……他们不仅为国家增光、为河流增光,更为四川体育事业发展增添了光彩
(二)巴茨累( 1981-2018年) ) )。
体育成果丰硕。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川竞技体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学院作为四川竞技体育的主力军,代表四川参加国内外重要体育赛事,为四川竞技体育雄起西部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第29、30、31届奥运会和第12、13届全国运动会四川大赛成绩均居西部第一,学院功不可没。 建院以来,学院获得奥运会冠军16人,世界冠军108人,亚洲冠军137人,全国冠军991人,张蓉芳、梁艳、朱玲、高敏、陈龙灿、唐琳、陈静、邹凯、冯喆、任茜、郑洁、晏紫、陈兴东目前,学院拥有涵盖18个奥运会项目的运动队,设有为田径、足球等项目和运动员开展文化教育服务的教育中心等23个系(中心)和职能部门。
文化教育成效显著。 学院文化教育在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的制约下,仍然创造性地完成了历史使命。 2006年,为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四川省体育局将学院教务处、体育系和四川省体育运动学校合并为学院教育中心,根据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紧密结合四川实际,按照运动员身心发展规律更新教育理念,及时进行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条件特别是2008年经成都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成立的学院附属学校(是全国所有运动技术学院中唯一成立的附属学校,中央电视台曾特别报道),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运动员义务教育的难题,早生项目和年轻年龄段的“运动员学生”成为普通学校目前,学院建立了包括大专、中专、义务教育和其他训练在内的四级教育体系,为四川运动员攀登世界体育高峰提供文化教育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四川运动员体育职业技能培养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迄今为止,已培养毕业生近1万人,向四川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普通高校输送生源近千人。 1997年,学院被四川省教委评为“成人高等教育评估良好学校”。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学院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基础设施由无到有,由少变多。 住院以来,共投入10多亿元改善了基础条件。 目前拥有太平寺、华西水库、犀浦、都江堰、双流等五个校区和攀枝花红格训练基地,包括办公教学用房、训练场馆、运动员公寓、康复中心用房等建筑总面积达24.1万平方米,各类训练、教学、科研设备设施其中,主校区太平寺校区被列为四川“十五”期间“十大精神文明建设标志性工程”之一,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综合训练馆。 华西坝校区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承担着学院多个项目的日常训练管理任务,校区内的四川省游泳馆曾是成都市地标性建筑的犀浦校区作为“中国田径联合会国家田径队训练基地”,拥有河内最大的室内田径馆。 都江堰校区是汶川地震后香港赛马会捐资援建、训练和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校区,双流校区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其训练设施设备均达到现有国际一流训练场馆水平,多次接受国家羽毛球队训练、比赛任务攀枝花红格训练基地属于亚高原综合训练基地,可同时满足500多名学生的训练需要。 分布在上述校区的省田径学校、体操学校、游泳学校,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综合保障日益加强。 学院人才队伍不断优化,师资力量增强,科研医疗水平(提高 )、后勤保障日益完善,人、财、物综合保障显著提高,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推动体育教育协同发展。 康复中心已达到一定规模,通过体育科研为运动员伤病预防和身体保健提供生理生化科学依据,为其科学训练保驾护航。
创新发展初见成效。 学院充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体教结合”、“省市共建”等发展新模式。 省田径学校与成都市华阳中学成功合作田径运动,首次形成“体教结合”模式,此后先后与北京体育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开展田径运动合作。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青年女子篮球、南京体育大学击剑、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网球、绵阳市南山中学网球等项目也正在走向共建合作之路。 特别是绵阳市南山中学网球项目,作为“体教结合”模式的代表,拓展了四川网球项目队伍的选材,使我省青少年网球训练回归“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培养模式,加强网球项目与学校体育的融合同时,与绵阳市柔道、德阳市女子拳击、凉山州男子拳击、自贡市跳水、遂宁市跳水等项目的联合运营合作也取得初步成效。
(三)跨越式发展( 2018-目前) ) ) ) )。
2018年3月4日,省政府下达《关于同意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改制为四川体育职业学院的批复》,学院改革圆满成功,成为四川省唯一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职业学校。
深化学科专业建设。 学院下设体育教育与训练系、体育人文社会系、运动人体科学系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系,开设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体育运行与管理、体育保健与康复与运动训练5个专业。 2020年2月取得运动训练和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单独招生资格。 着力建设优势特色品牌专业,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办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学院专任教师92人(含双师型教师36人),副高及以上职称26人,中级职称21人,硕士及以上学历39人。 改革以来,学院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主办省教育改革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 参加2019年全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教师技能竞赛,获团体二、三等奖,4人获个人三等奖。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学分制改革试点评估,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推进“2X”证书制度建设,拓宽专业资格证书培养课程板块,协同各省级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省社体指导中心、省普通话测试中心等单位,为学生搭建相关资格证书平台、创造条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培训结合,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6个,结合教育生产实习开展社会实践、“三乡村”社会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大赛。 与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协商合作,打通高职学生专升本学历提升通道。 唱渝《双城记》,与西南大学、重庆运动技术学院签订师生学历提升、教学、科研与项目合作渠道。
构建师生发展平台。 形成学院特色“三全育人”制度体系,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 加强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劳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 完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帮助机制,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建立重点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做好“奖、助、贷、勤、免、补”工作。
回顾过去,展望成绩斐然的未来,任重而道远。 新时代、新目标; 新常态,新要求。 当前,学院上下精诚团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良好精神状态,认真落实四川体育事业发展“123456”战略布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继续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高等教育教学水平、体育训练基础条件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以竞技体育与体育教育“双轮驱动”发展格局,建设学院全国一流体育高等院校、一流竞技训练中心、一流全民健身综合体、一流赛事中心“四个为四川体育强省建设和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新培养一大批优秀体育职业人才,续写伟大中国梦体育新篇章!
到此为止。七七网收集整理关于四川体育职业学院是几所学校的所有内容。 数据会随时变化,请根据考试院等权威信息。
以上就是青橄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四川体育职业学院专业有哪些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就业率怎么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四川体育专科学校有哪些 四川体育专科学校有四川体育职业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 1、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坐落于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成都,是四川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培养和输送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主阵地,也是全省各类体育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先后被评为中国田径协会国家田径队训练基地、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2、成都体育学院:简称成体,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由
2022年中华女子学院艺术类录取规则(2022全国各省艺术文化分要求低的院校名单) 【中华女子学院】2022年中华女子学院艺术类录取规则已经公布,以下是相关内容,来源于招生简章,供大家参考:录取办法1.我校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录取模式采用计算机网上远程录取。2.我校对专业和文化考试达到分数线的考生,分省份按综合分择优录取。在综合分相等时,优先录取专业成绩高者。3.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口碑_全国排名)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真的好吗?口碑呢?值得一读吗?高考志愿填报时,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学校简介等。由新高考网编撰,能客观反映学校真实情况。请参考他们!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好不好口碑1:学校学风好,有法律基础,学习习惯好,在校期间工作认真,经常由教官单独讲解法律法规。我的专业学习了法律知识,提升了个人
一、四川体育职业学院怎么样四川体育职业学院改制前为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成立于1981年,是四川省体育局直属事业单位(副厅级),承担着四川备战全运会的主要任务,是四川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培养和输送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主阵地,也是全省各类体育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院座落于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成都,占地1005.63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四川省委编办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359个,现
湖北体育职业学院专业代码 湖北体育职业学院学校代码是:14356。 湖北体育职业学院学校代码是14356,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信息可知,湖北体育职业学院的原始标识码为4142014356,通常默认取后5位14356为学校代码。 学校代码主要在高考时会用到,用于区分不同学校和不同招生类型,所以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学校不同校区代码也不相同。 但是我们发现,很多省市教育考试院对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社会体育(专科类)专业介绍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小编为您带来的是北京体育职业学院社会体育(专科类)介绍信息: 1.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职业素质,掌握体适能训练指导、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承担体育休闲健身领域的巡场教练、私人教练和初级体适能教练及相关服务工作。 2.核心课程 体适能器械健身、体适能健美操教学方法、实用体能训练方法、运动营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是本科还是大专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是大专。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前身为1984年12月成立的湖南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坐落在长沙市体育新城,占地面积689亩。院内风景秀丽,优雅宁静。 学院全面实行毕业证和 职业技能证 “双证书”制度,学生凭借扎实的技术水平,在全国及省内 大学生运动会 、国际国内体育舞蹈大赛、跆拳道及武术比赛等重要赛事中屡获佳绩。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王牌
郑州体育职业学院专业代码 郑州体育职业学院国标码为:14720 郑州体育职业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一所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民办非营利性专科层次普通高校,由释延鲁个人举办,办学经费主要由举办者参照省管同类学校经费标准自筹解决。郑州市政府承担属地管理责任,河南省教育厅负责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1、郑州体育职业学院简介 郑州体育职业学院,简称"郑体职院",创建于2020年
2023-09-11 13:37:55
2023-07-27 21:36:00
2023-08-26 00:02:51
2023-09-21 18:39:34
2023-09-16 08:08:03
2023-09-15 0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