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2 10:09:02 | 青橄榄
中文系其前身为1978年临沧师范中文大专班,1978年开始招生,1984年设中文科,1996年改设中文系,拥有33年的办学历史,培养各类毕业生达一万余人。
专业设置分为普通专科、普通本科两个层次,拥有中文、文秘、初教文科、旅游管理、对外汉语教学、少数民族预科文科等六个板块,开设语文教育、文秘、公关与文秘、初等教育(文科)、小学教育(文科)、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电大小学教育(文科)、康乐经营与管理、少数民族预科(文科)等10个专科专业。本科层次为合作办学,2008年与云南警官学院联办法学函授本科、2009年与云南师范大学联办汉语言文学函授本科、2010年与云南民族大学联办汉语言文学全日制本科。2014年有全日制学生34个教学班1465人(含本科252人),在册函授本科学员243人。
2014年有教师48名(含兼职),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占总数的37.5%,60%的教师获得硕士学位。近年来承担省级、校级科研课题3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8种,出版学术著作4部,先后有3人获全国教学竞赛一等奖,12人次获省级教育教学奖励。现有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教学名师2人,语文教育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分别被列为校级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与临沧市旅游局联合组建的“秘境临沧”导游礼仪服务队已成为全市旅游服务行业的知名品牌和行业典范。近三年年终就业率平均高达95%。
系主任:董庆保、赵卫华
系团队成员:陶汝崇、王英、刘绍彬、董军…… 数理系是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成立最早的教学系之一,其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临沧师专班数学教研室和1984年成立的临沧教育学院数学系,2005年更名为数理系。从事专科层次教育已有30余年的历史,担负着为临沧乃至云南的基础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任务。30余年来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4000余人。走过了一段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目前在校学生人数近1000人。
数理系现有10个专业,涉及理学、工学两大学科门类。有专职教师5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4人,讲师14人,助教1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5%,具有博士学位4人,在读博士2人,具有硕士学位3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总数的65%。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骨干教师2人。教师专业、职称、学历、年龄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求真务实的教师队伍。
数理系坚持教师教育和高职教育并举的办学格局,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加强专业建设。1978、2005、2006、2007、2011、2013年,相继开设数学教育、初等教育(理科)、生物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计算机系统维护、矿物加工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和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专业,其中数学教育专业是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9月我校与云南民族大学联合办学,我系承担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的教学和管理,开启了办学的新纪元。
数理系坚持学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以“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突出实践、工学结合”为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明确,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升整体办学水平,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多次获奖,2014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9%。毕业生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大部分已成为用人单位教学及管理的骨干力量,为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获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目前,数理系师生正以高昂的斗志,与时俱进,勤奋工作,奋力拼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努力为当地社会文明进步培养更多适应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 政法系成立于1984年9月,是临沧师专(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前身)最早成立的四个系之一,建系初期,主要为临沧地区培养合格的中学政治、历史教师等方面的专业人才。1986年9月开始依托云南电大先后开办了电大政教、政史、劳动经济、金融、财会、法律、边贸、档案等九个专业;2002年9月开始面向全省招收三年制音乐专业和美术专业;2004年开始面向全省招收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2006年9月开始面向全省招收三年制历史教育专业;2007年9月开始面向全省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9年9月开始面向全省招收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2010年9月开始面向全省招收司法助理专业、工商企业专业。根据专业发展需要,2004年10月音乐、美术、体育三个教研室从政法系分出,成立艺术与体育系;2007年4月,思想政治教研室和法律教研室从政法系分出,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从临沧师专班政治教研室开始运作,三十多年的发展,积淀了厚重的办学历史,自1986年月月依托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开办政教专业以来,培养人才近5000人,现在全系办有学前教育、历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生教育方向)、司法助理专业、特殊教育专业等六个专业。2011年9月与云南民族大学合办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有18个教学班,856名学生(其中本科生98名),学生来自云南省各个州市,学缘结构合理。我系现有专兼职教师52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名,在读博士2人,硕士37,在读硕士3名,教师学缘结构合理,他们分别毕业于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教龄最长的达37年,有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2名,校级教学名师2名,有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有云南省高校精品课程1个,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专业1个,校级特色课程1个,建有校内实验室两个,校外实训室16个,这些条件为我们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外语系成立于1985年,是我校成立较早的系科之一。外语系办学20多年来,为临沧市和云南省各类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培养和输送了3100多毕业生,并给临沧市外语教学、教研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长期以来,为社会提供各级各类英语、缅甸语、泰国语、老挝语、越南语培训及口、笔译服务,积极地为地方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进入新世纪,外语系规模空前发展壮大,如今已形成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45人,其中副教授8人、讲师23人、助教13人,硕士研究生26人,40岁以下教师34人,聘请美国籍教师2人,缅甸籍教师1人,泰国籍教师1人,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趋于合理。
外语系现有英语教育、应用缅甸语、应用泰国语和应用老挝语四个专业。根据“以语言教育为基础,构建专业知识平台, 培养具有关键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外语类专业人才为目标” 的语言类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我系提出“一体两翼”的建设思路。所谓“一体”就是指语言教育为主体, “两翼”是指建设“应用英语”、东南亚小语种专业群两个应用型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在学校的坚强领导下,外语系全系师生秣马厉兵、求实奋进,为把外语系目前的专科教育早日升格为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而努力奋斗。 体育系于2013年9月成立(原隶属于艺术与体育系),2005年9月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办学层次有初中起点五年制体育教育专业、高中起点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于2011年开始与本科院校合办函授教育,招收体育教育在职人员。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大专班以为当地培养人才为目的,以招收临沧籍生源为主,适当招收云南省其他地州生源;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班以招收云南生源为主,适当招收其他省份生源;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大专班、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班均招收少量的缅甸籍留学生,已有学生学成回国进入当地学校担任教师。全系现有全日制学生约210人,函授学员约100人。体育系目前有21个教师,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6人 ,占教师总数的28%;讲师10人,占教师总数的48%;助教5人,占教师总数的24%;具有硕士学位(含在读研究生)14人,占教师总数的67%;40岁以下教师有18人,占教师总数的86%。
体育系目前是临沧市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的培训基地。除专业教学外,还承担着全校的公共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及临沧市各种大型运动会的组织及裁判工作。目前,体育系下设有五年制体育教育专业教研室、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教研室、公共体育课教研室。体育教育专业培养适应基层小学义务教育的小学体育教师。具体要求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科学文化素质,初步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体育教育、教学、课外活动组织、科学研究等能力。体育系重视教风和学风建设,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组织师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文体活动与公益活动,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增强,在“专升本”考试、事业单位招考等上岗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社会和学生家长满意度较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更加突出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艺术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02年开始招生,隶属于政教系;2005年成立艺术与体育系;2013年成立艺术系。艺术系目前有高中起点三年制和初中起点五年制两种学制,专业分教师教育和高职教育两种类别,具体专业有音乐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专业、音乐表演专业、雕塑专业。艺术系在不断发展中,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紧密配合,抓牢抓实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基本功,艺术系发展至今,每年“专升本”成绩位居全校第一,年就业率98%以上,对口就业率80%以上。
艺术系共有教师31人,音乐专业方向17人、美术专业方向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硕士、在读硕士12人。艺术系教师积极参与各类专业技能比赛,近三年来,有42人次获省级以上奖励。
本系自编教材《简笔画教程》获云南省精品教材,发表专著两部,完成省级以上课题两个,参加省级、国家级课题两个,近三年全系发表论文100余篇。 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成立于2004年9月,现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五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54名。
建系以来,信技系始终坚持以市场和专业需求为导向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突出实践技能培养为根本,力求教学全过程锤炼学生技能。近年来,有多名学生在省级、国家级计算机应用技能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杨芳同学在“正保教育杯” 第五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荣获了全国一等奖。岂今为止,信技系已为云南省各州市输送了近千名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他们分布在电脑设计、营销、数字化管理、软件开发、教学培训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应用岗位,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多数学生经过几年的奋斗已经成为所在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声誉。
信技系师资队伍建设结构合理,有专业负责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并聘请了企业专家、高级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等兼职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培养锻炼了一批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30名,以青年教师为主体,其中,副教授7人,讲师20人,助教3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的老师占全系教师总数的96%;有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4名,专业负责人5名,双师素质教师23名。教师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能力素质结构合理,教学成果显著。 近年来,信技系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成绩得到了社会、学生、教育主管部门等多方面的肯定,有多人次获省级教学、科研奖励,并获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两项,参与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多项,主持在研省级课题多项。先后获得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校级先进集体、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优秀单位和ITAT就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团队
专业负责人:舒清录
成 员:李燕梅、尹红泽、吕维体、袁海根、陈江丽、穆俊、崔赛英、杨建宇、行业专家1-2名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团队
专业负责人:潘璐璐
成 员:潘璐璐、梅英、杨文明、单祖辉、李正、陶文玲、行业专家1-2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团队
专业负责人:司飙
成 员:司飙、洪贵华、廖明梅、侯冬青、施建林、李东、舒清录、张金波、曾正全、行业专家1-2名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团队
专业负责人:张金波
成员:张金波、赵家玉、谭庭俊、单祖辉、李正、陶文玲、行业专家1-2名
公共基础教学团队
负 责 人:穆俊
成 员:李燕梅、黄美琼、崔赛英、孔继涛、杨建宇、李佐军、何钰龙、李红丽 农学系创办于2006年,现涵盖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和畜牧兽医四个专业,其中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为我省特色专业。本系现有专职教师18人,学生230人,生师比为12.78:1;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9人,助教2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约占38.89%;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学位教师11人,本科学位教师6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约为66.67%;外聘兼职教师22人,专兼比约为4:5。
校内实训室总面积达1260m,生均实验室面积约为6.77m,包括茶叶加工实训室、茶叶审评实训室、茶艺茶道实训室、茶叶综合实训室、茶叶深加工实验室、植物生理实训室、植物学实训室、作物种质资源实训室等8间;校内实训基地有茶树扦插苗圃1处、生产茶园1处、生产试验基地1处3。校外实训基地有正大集团(云南区)、云南滇红集团、云南澜沧江企业集团茶叶分公司、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公司、云南和成集团茶叶有限公司、临沧华洋畜禽养殖公司、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示范基地等15处。
在承担教学基础上,农学系全体教师还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各项科研工作包括:申请国家专利1项;参与“五优稻一号”、“五优稻二号”水稻选育工作;参与完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子项目(2003AA207060-5)研究;参与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LRB04-217)项目;参与完成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05-32);主持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0Y211),主持云南省精品课程《茶树栽培技术》,主持云南省高职教育研究会高职教育科研课题(2011YGZ08)研究;主持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2门;主持校级课题8项。目前,农学系还承担云南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项,云南省对外国际交流特色项目1项,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1项。同时,在《作物杂志》、《长江蔬菜》、《核农学报》、《北方园艺》、《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120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33篇,省级核心期刊40篇;同时,撰写学术著作3部。在此基础上,或各级奖励若干项。
农学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一直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始终以“立足临沧,面向云南,辐射周边”为指导思想,坚持“服务地方、突出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方针。近年来,人才培养成绩显著,2009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100%。现在有多家企业与我们专业预订毕业生,比如正大集团,已与我系09级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签订毕业协议,另外,接收10级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在该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同时接收11级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假期到正大集团进行实践;樊梨花林业有限公司也与我系09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学生签订了毕业协议;临沧健身茶叶有限公司已与我系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达成意向性协议,顶岗实习结束后可以留在该企业工作,同时接收大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到健身茶叶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目前云南白药集团下属分公司凤庆茶叶有限公司也在招聘农学系学生加盟该公司。所以,农学系各个专业学生就业前景非常看好。 管理与经济系是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相结合,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单位。管理与经济系根据社会对管理与经济类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状况,大力深化专业改革,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现已开设经济管理、工商管理、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会计电算化、会计、金融保险、市场营销等九个非师范类专业。
管理与经济系坚持德育为先,质量立系,积极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自成立以来,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强化专业实习实训,重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就业渠道广阔。毕业生因专业知识面广,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较强,往届毕业生已实现全部推荐就业。管理与经济系毕业生均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以下简称思政部)成立于2007年3月,是直接隶属于学校管理的副处级教学组织机构,主要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三生教育”的教学科研工作。云南省地州专科院校中,第一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优秀等级评估。设四个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三生教育”教研室。现有专兼职教师2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10人,助教4人;博士学位教师1人,硕士学位教师18人;云南省教学名师2人,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骨干教师2人,云南省“三生教育”骨干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学校首批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
2007年成立以来,共有17项课题获准立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1项,云南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2项;20余项教科研成果获校级以上奖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编写集体讲义2本;编印学生文集3本。现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该团队为云南省第一个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校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精品课程1门。2009年,“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管理模式探索”获第六届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先后获得临沧师专先进基层党组织、临沧师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优秀单位、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先进集体、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思政部秉承立德树人的校训,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为”的理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理论指引,做好本职工作,为学校和边境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临沧市易成实验学校收费标准如下:
住宿费:每生400元/学期(标准住宿,含水电费)。费用:一般高考分数在600分以上的学生免学费入学;一本以上(不含艺体生)学生18000元/年;其他学生28000元/年一般来讲学费是一次性缴清。
一档530以上免费学费;二档520-529分22000元三档;510-519分25000元;四档500-509分28000元;临沧市易成实验学校高中学费一年是22000元。 青橄榄
临沧市易成实验学校(原临沧市第一中学天有实验学校)坐落在四季如春的大美临沧市中心,是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走读与寄宿相结合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设施设备先进、功能场馆配套齐全,有学术报告厅、图书馆、体育馆、阶梯教室、多媒体课室、物化生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玩转数学游戏馆、玩转发明创新馆、航模飞行体验馆、IT实验馆、英语人机对话室。
信息技术室、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还配备有线和无线网络、数字化管理系统等,在软硬件建设上充分凸显出学校的特色,实现了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高起点办学目标。
临沧市易成实验学校(原临沧市第一中学天有实验学校)坐落在四季如春的大美临沧市中心,是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走读与寄宿相结合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设施设备先进、功能场馆配套齐全,有学术报告厅、图书馆、体育馆、阶梯教室、多媒体课室、物化生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玩转数学游戏馆、玩转发明创新馆、航模飞行体验馆、IT实验馆、英语人机对话室、信息技术室。
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还配备有线和无线网络、数字化管理系统等,在软硬件建设上充分凸显出学校的特色,实现了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高起点办学目标。
2022年中华女子学院艺术类录取规则(2022全国各省艺术文化分要求低的院校名单) 【中华女子学院】2022年中华女子学院艺术类录取规则已经公布,以下是相关内容,来源于招生简章,供大家参考:录取办法1.我校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录取模式采用计算机网上远程录取。2.我校对专业和文化考试达到分数线的考生,分省份按综合分择优录取。在综合分相等时,优先录取专业成绩高者。3.
高铁学校学费多少钱 高铁学校的费用在4000元至上万元不等。 这个主要取决于高铁学校所处的地区以及各所学校对于高铁学校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同,一般来说,高铁学校学费现在比较正常的收费标准在6k-10k左右,这个高铁学校学费主要包含职业培训费,住宿费以及高铁专业书籍资料费用等内容。 首年的高铁学校学费一般是这个标准,从第二、三、四、五年开始,一般是按当地物价局核准的收费标准执行。
一般的专科院校一年学费大概多少?? 一般的专科院校一年学费大概4000-5000元,住宿费500-1000元,一天课程也不会特别多。 专科,大学专科的简称,是高等学历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修业年限多数为三年(非全日制大学专科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视情况而定)。 招生方式 专科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考、春季高考、高职单考单招、成人高考等。其中普通
云南大学设有专科专业? 1.云南大学文理学院有专科专业吗 有,具体以《云南招生》为准! 2.云南大学有专科吗 具我所知没有专科,但是有二本 不是每个大学都有专科 3.云南大学招专科生吗 别听他们吓唬你,云大的二级学院分数低! 虽然不是专科,也比专科高不了多少,况且你是四川的,那边的分数应该低不到哪里去 4.【高考】云南大学有专科吗 有啊,滇池学院就有专科。但是
临沧卫校学费多少啊 临沧卫校学费是1800元/年。 1.学费:1800元/年。按国家免学费资助政策执行。 2.住宿费:350元/年。 3.书费:护理专业约800元,其它专业约500元。 一、云南临沧卫生学校到底好不好 1.云南省临沧卫生学校创建于1958年,是临沧市唯一一所培养初、中级卫生技术人才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0多年来为临沧市及全省培养了万余名实用型
云南最低分的公办本科学校 云南最低分的公办本科学校有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山学院、昭通学院、保山学院、普洱学院、昆明医科大学、云南警官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楚雄师范学院、红河学院、云南财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等。 1、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为525分,录取位次为27838名, 2、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为529分,录取位次为25845名, 3、文山学院
铁路学校学费一般多少 铁路学校学费一般多少介绍如下: 2023铁路学校学费基本在7500元—15000之间。总起来说,目前全国各个的铁路学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收费标准,每个省市地区都有它们各自的收费标准,经济发达的地区收费要高一些,而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收费标准则低一些。具体还要看各地的通知 2023铁路学校学费一年收费是多少 因为铁路院校本身性质的差异,即便在同一所城市里的不
沧州师范学院学费 2022年沧州师范学院学费: 普通类专业4600、4900元/年,艺术、体育类专业8000元/年。 具体各专业收费标准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沧州师范学院坐落于河北省东部渤海之滨、运河之畔的沧州市。学校始建于1958年。2010年3月升建为沧州师范学院。 学校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环球时报、人民网、新华网、河北电视台等媒体多
2023-09-11 13:37:55
2023-07-27 21:36:00
2023-09-21 18:39:34
2023-09-19 14:35:17
2023-09-16 08:08:03
2023-08-02 16:59:41